《秋胡戏妻》

作品数:50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谷曙光吴春燕刘季傅怡静江玉祥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牡丹江大学学报》《文艺研究》《阴山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小剧场实验戏曲《秋胡戏妻》的性别话语重建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张唯钰 曾静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场景式演剧的感官民族志研究》(23YJAZH008)阶段性成果。
在传统“戏妻”戏中,诙谐滑稽的情节背后隐藏的是历代剧作家们的男权话语书写,作为“戏耍者”的男性是绝对的主体,女性则是被凝视与检阅的客体,对“秋胡戏妻”故事的历史流变进行考察便可管窥一二。当代改编作品对传统性别话语进行了重...
关键词:小剧场戏曲 秋胡戏妻 性别话语 
十年误
《东方艺术》2024年第1期114-128,共15页孟丛笑 
(根据元代石君宝《秋胡戏妻》改编)人物秋胡梅英的新婚丈夫,新婚一日即被征兵入伍,与妻一别十年。罗梅英秋胡的妻,新婚一日,十年别离。秋胡母秋胡的母亲,年迈,与媳妇梅英十年相伴,得梅英悉心奉养。李大户村里的富户,一直梦想娶梅英。老...
关键词:秋胡 《秋胡戏妻》 石君宝 罗梅英 十年 媒婆 别离 
从道德层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秋胡戏妻》
《阴山学刊》2023年第1期11-14,105,共5页温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少数民族文学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研究”(21BZW172)。
元代各族文人在多元民族文化融合一体的时代风尚影响下,从不同方面镌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印迹,女真族戏曲家石君宝以罗梅英这一具有鲜明时代性文化精神特质的女性形象塑造,彰显出传统文化道德美的力量,也使《秋胡戏妻》成...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德   《胡秋戏妻》 
石君宝元杂剧“本色”特征下的女性塑造——基于《秋胡戏妻》《曲江池》《紫云亭》的分析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76-78,共3页张立敏 
石君宝是元杂剧前期创作队伍中的一位重要剧作家,其创作极富现实主义色彩,属元杂剧作家中的“本色派”,共创作完成10部杂剧,现仅存《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三部。文章基于作品“本色”特征,分析其...
关键词:石君宝 元杂剧 “本色” 女性塑造 
元杂剧《秋胡戏妻》的配角研究
《吕梁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6-9,共4页毛佳宁 
元杂剧《秋胡戏妻》作为秋胡故事登上戏曲舞台的开山之作,不仅塑造了秋胡和梅英这样的主要人物,同时塑造的勾军人、罗大户和李大户、秋胡母这些配角。勾军人体现了元代社会的兵役制度,罗大户和李大户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的婚俗,另一...
关键词:《秋胡戏妻》 勾军人 李大户 罗大户 大团圆结局 
试论四川东汉画像《秋胡戏妻》叙事功能的转换
《美术文献》2020年第7期43-47,共5页兰凌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近现代川剧改良运动研究”(项目编号:17BB022)成果之一。
本文主要讨论四川地区东汉《秋胡戏妻》画像因配置场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叙事功能转换,认为《秋胡戏妻》画像本身描绘的内容虽然取自现实社会,但指向的却是神仙世界,从"成教化,助人伦"到象征"升仙",其叙事功能的转换与东汉蜀地民间早期的...
关键词:汉画像 《秋胡戏妻》 叙事功能 民间道教信仰 
《桑园会》的故事发生在何地
《老人世界》2020年第5期36-37,共2页王德彰 
《桑园会》又名《秋胡戏妻》,是一出春秋时期的故事戏,生、旦(老生、青衣)并重,京剧有演出,河北梆子演出更多,千百年来久演不衰。该剧故事的发生地。史料上虽记载不一,但考证为现在的河北省清河县的说法还相对符合逻辑。
关键词:久演不衰 河北梆子 《桑园会》 春秋时期 《秋胡戏妻》 演出 青衣 符合逻辑 
《秋胡戏妻》
《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石君宝,(约1191年-约1276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元代戏曲作家。创作杂剧10种,现仅存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以写家庭、爱情剧见长。《太和正音谱》评其作品“如罗浮梅雪”。代表作《鲁大夫...
关键词:秋胡 爱情剧 《太和正音谱》 梅雪 紫云亭 元代戏曲 《列女传》 采桑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琵琶记》和《秋胡戏妻》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6期175-177,共3页李函阳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琵琶记》和《秋胡戏妻》两部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差异,了解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本文先简要介绍了两部作品中处境相同但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引出作者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剖析女真族与汉民族在价值...
关键词:《琵琶记》 《秋胡戏妻》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民族文化 
京剧《桑园会》对《秋胡戏妻》的改编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1期233-233,240,共2页周诗棠 
《秋胡戏妻》是元代剧作家石君宝的作品,京剧《桑园会》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的场上之曲。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以及情节发展,从而了解不同时期下作品的时代特征以及作者的思想变化。
关键词:元杂剧 改编 场上之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