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种红菱下种藕》

作品数:2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辉王勇梅孙嫒丽蒋涛涌余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黑龙江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年文学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阅读与写作》《南方文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土生命触角的延伸——论王安忆新世纪城镇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118-121,共4页霍彦珊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汉学性别研究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建构”(2022B173);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世纪海外汉学女性文学研究的反思”(JJKH20210911SK)。
在经历乡土文学的创作实践后,王安忆新世纪的小说文本呈现出融合乡土生命经验书写城市的创作转向。相比于早期作品里描绘城市的透彻与直面,其近年来小说创设的社会背景多青睐城乡交界处的小镇,其中既有“外来者”的不断闯入,也有本地人...
关键词:王安忆 新世纪小说 乡土 《上种红菱下种藕》 
论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空间书写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86-91,共6页李慧苹 
《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部慢步调的小说,为了对小说的空间书写作深刻意义上的挖掘,将小说在空间形态上分成公共空间、家宅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从这三个空间维度看到城市化发展给乡村空间格局带来的变化,同时感受到身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之...
关键词:《上种红菱下种藕》 王安忆 空间 现代化文明 传统乡村 城镇 
王安忆“轻逸”美学风格研究--以《上种红菱下种藕》为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109-114,共6页曾潇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王安忆以轻写重的‘轻逸’美学风格研究”(2021T113)。
以王安忆的《上种红菱下种藕》为研究对象,以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原理为切入点,对文本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从小说轻逸的文本表现、艺术形式、意义价值三个层面考量,分析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并进一...
关键词:王安忆 《上种红菱下种藕》 “轻逸” 
《呼兰河传》与《上种红菱下种藕》之叙事比较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1-64,共4页王颖 
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的萧红与王安忆在《呼兰河传》与《上种红菱下种藕》中表现出极为相似的叙事策略,如叙事视角、叙事内容以及叙事结构上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两位女作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呼兰河城”与“华舍小镇...
关键词:呼兰河传 上种红菱下种藕 萧红 王安忆 叙事 
浅析传统乡村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变迁——以《上种红菱下种藕》为例
《艺术科技》2017年第4期204-204,共1页宋东方 
王安忆的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讲述了一个江南小镇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变迁,这部小说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逐渐消逝的哀伤和无奈。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迁来看,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失去的东西却更多...
关键词: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 城镇化建设 变迁 
传统观念与现代性逻辑的交织——王安忆新世纪小说中的命运意识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齐童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751048)
命运意识是研究王安忆小说的重要切入口。回归于传统叙事的含蓄与内敛,激情被作者揉入了日常生活表象及人物的命运中,成为奔涌于其下的暗流,其中既包含了王安忆对人物命运、对世间百态"运数"逐渐清晰的看法,又体现了她对人类生存处境的...
关键词:《富萍》 《上种红菱下种藕》 《天香》 新世纪小说 
一个少女的成长与一段文明的蜕变——从成长小说的角度看《上种红菱下种藕》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9Z期3-6,共4页程诺 
王安忆的《上种红菱下种藕》在她的诸多作品中分外引人注目,其波澜不惊的娓娓叙说有着疏朗幽远、静若春山的独特气质。与作家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更加直接地指向乡土、文化、历史、现实与理想中的未来。本文选取成长小说的角度为切...
关键词:成长小说 王安忆小说 成长故事 柔桑 现代化转型 身份转换 如水 人物形象 少年时代 王德威 
浅谈《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女性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9X期30-30,共1页许依依 
王安忆新世纪初创作的《上种红菱下种藕》通过讲述一个在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江浙农村小女孩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一群具有江南城镇的个性温柔又鲜明的女子,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在转型中即将落幕的水乡文明的哀悼与怀念。
关键词:王安忆 秧宝宝 少女情怀 乡土文明 
儿童视角里的水乡风情——试比较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与汪曾祺《受戒》的儿童叙述被引量:1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1期135-136,共2页余敏 
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鄂教办〔2012〕15号文)《儿童文学活动中教育功能多元化实践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B398)阶段性研究成果
儿童视角是小说叙事中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在儿童视角下的世界,有别于成人视角下的世界,同时以儿童意识看待世界,无意中规避了成人意志的主体社会,儿童视角常常会造成叙述说明的“空白”。儿童虽然生活在成人世界,受到成人社会的...
关键词:儿童视角 《上种红菱下种藕》 叙述方式 《受戒》 水乡风情 汪曾祺 王安忆 成人世界 
“德”“才”之间:才女主体性的建构——《天香》论被引量:1
《南方文坛》2013年第6期117-122,共6页陈树萍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基金资助;江苏省首届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资助
在三十余年的写作中,王安忆始终保持着变动的力量,在思想与日常之间寻求着突破的可能,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以致成为现时代上海文学的代言人.从"三恋"的锐意性爱到《叔叔的故事》营造精神之塔,再到《长恨歌》反观急遽变换的上海史,从《...
关键词:主体性 “才” “德” 《上种红菱下种藕》 《叔叔的故事》 上海文学 才女 《长恨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