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作品数:594被引量:48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马士远何发甦钱宗武赵培杨海文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发现《尚书》佚籍 儒家经典的辨伪与证真
《国家人文历史》2025年第6期44-51,共8页郭晔旻 
太史公在《史记》里曾经感叹,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而在始皇帝的此次“焚书”行动中,以《诗》《书》为代表的儒家典籍,又成了重灾区,“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古时文本流传不易,不少珍贵文献便从此湮灭无...
关键词:始皇帝 太史公 《尚书》 《书》 先王之道 儒家典籍 简牍 焚书 
古老简牍里的科技之光 秦人怎幺算圆面积?又怎么算除法?
《国家人文历史》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向衡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农为本《史记》记载的这段“焚书”经历,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以农为本 《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简牍 科技之光 焚书 《史记》 
走近《礼记》
《文化产业》2024年第34期I0003-I0003,共1页
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生,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籓师教戈,籥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关键词:《书》 《礼记》 瞽宗 小乐正 走近 
出土文献的发现与《尚书》的价值重估(主持人语)
《国学学刊》2024年第4期9-10,共2页赵敏俐 
《尚书》是六经之一,其经典价值巨大,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命运又极其坎坷,大起大落。秦末战乱之后,仅余残卷,汉末之后,又遭厄运。虽有汉唐学者竭力保存研究,形成以《尚书正义》为代表的杰出著作,但是自宋代以后,疑古思潮兴起,质疑之声...
关键词:疑古思潮 《书经》 古文《尚书》 价值重估 中国文化史 出土文献 《书》 经典价值 
孔子理财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新理财(政府理财)》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李连清 
孔子作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许多学者常常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孔子自谦的话,认为孔子没有自己的著作。事实上,孔子整理了《诗》《书》《礼》《乐》中的大部分,其晚年更是专注...
关键词:理财思想 古代思想家 述而不作 《书》 学派创始人 《礼》 至圣先师 再传弟子 
《“六经”文学论》
《文艺研究》2024年第11期72-72,共1页
该书从“六经皆诗”理论出发,审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文本,认为“六经”既是一种历史书写,也是一种文学书写。“六经”的出现,代表着“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反映着早期中国文学的历史格局和精神气象。
关键词:文学的历史 文学书写 文学论 历史书写 轴心时代 《书》 《礼》 六经 
“夏”具有文明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9期154-154,共1页成富磊 
中国历史上“夏”“夏代”“诸夏”“华夏”及“夷夏之辨”等一系有关“夏”的概念之起源及含义汽无定见。目前而言,唯一可资凭借的可靠知识是周人的历史叙述,先秦有关“夏”的材料集中于周初与春秋以来两个时段。《诗》《书》有关周初...
关键词:春秋时期 夷夏 周人 圣王 历史叙述 夏禹 《书》 基本语义 
从六经之学到文体之学: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一种集体认同
《新华文摘》2024年第18期161-161,共1页吴承学 
吴承学在《澳门理工学报》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从“六经之学”到“文体之学”的延伸以及六经为文体之源的观念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学集体认同的常识。在六经之学向文体之学延伸的过程中...
关键词:集体认同 文体学 《书》 《礼》 学理逻辑 六经 《春秋》 吴承学 
走近《尚书》
《秘书工作》2024年第9期75-77,共3页钱宗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历代传世文献,现存最早的传世文献是《尚书》。《尚书》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书》,常与《诗》对称《诗》《书》。《诗》为文学读本,《书》为政治历史读本。西汉始多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尚书》经过经...
关键词:《尚书》 《书》 《书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先秦典籍 甲骨文 传世文献 史官制度 
书教论被引量:2
《湖北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161-168,共8页吴天明 
“书”本指口述及口述史,有文字后兼指书写及成文史,后世书写便捷,口述史传统断绝,遂仅指书写及成文史。五帝三代之书是诗书礼乐混杂、口述史成文史混杂的书。西周春秋之交,书写工具成熟,周朝王官始用方策系统整理颁行记录“先王陈迹”...
关键词:《书》 《尚书》 口述史 成文史 国学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