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网络

作品数:8258被引量:17989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显亮周宗奎梅松丽陆桂芝苏文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观培育研究被引量: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年第16期66-69,共4页马静音 曹银忠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19ZDA007);202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政专项)哲学社科繁荣计划“大数据时代精准思政创新模式研究”(ZYGX2020FRJH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舆论观是人们对于网络舆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思维逻辑和义理边界来审视网络舆论,并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对于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理性的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舆论观 主流思想舆论 网络舆论场 
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意识培育探析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6-62,共7页朱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贸易正义问题的中国方案研究”(19BKS139),主持人:王程;皖西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大学生网络文化消费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WXSK202247),主持人:朱莹。
网络消费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日渐普遍化,但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使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培育面临重重挑战。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适度、绿色、可持续及责任消费伦理意识,遏制异化消费,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
关键词:网络消费 消费伦理 伦理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犯罪生成机理及对策研究被引量:8
《青少年学刊》2023年第3期48-54,共7页徐伟 陶梦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建立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ZDA062);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网络越轨行为风险评估及分级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8QNSH38);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有害信息犯罪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SKGH048)的阶段性成果。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9-2021年141例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主观恶性小、初犯比例高、牟利性动机突出等特征。追根溯源,金钱的诱惑与情境机会便利、心智薄弱与不良情感构成了大学生网络犯罪形成的...
关键词:网络犯罪 大学生 遏制理论 内部遏制 外部遏制 
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被引量:5
《应用心理学》2023年第3期224-230,共7页石常秀 代晨辉 马华维 赵小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65)。
为探究网络社会排斥、反刍思维、社交焦虑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使用网络偏差行为问卷、网络社会排斥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41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表明男生在网络社会排斥、网络偏差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反...
关键词:网络社会排斥 网络偏差行为 反刍思维 社交焦虑 
虚拟社区感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9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5期727-733,共7页滕国鹏 张青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2BSH0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UT22RW214)。
目的:探讨大学生虚拟社区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虚拟社区感问卷、网络社会支持问卷、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9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虚拟社区感...
关键词:虚拟社区感 网络社会支持 网络人际信任 网络利他行为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的分析被引量: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2期349-352,共4页张金健 李玉雪 陈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66)。
目的: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态发展轨迹。方法:随机抽取江苏某高校941名大学生,在入校时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中的网络成瘾指标进行测评,每年测评1次,共完成4次追踪测评,采用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发展轨迹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被引量:2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年第2期281-288,共8页王冉 魏云飞 
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研究(编号:19vsz079)。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儿童期虐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问卷及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对798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年的4次追踪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发展轨迹存在3个潜在亚组,其中...
关键词:网络强迫性购买 儿童期虐待 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发展轨迹 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6期1-5,共5页林弼渠 杨林香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研究”(21@ZH022)。
随着网络空间发展愈发成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平台,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网络作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主渠道,规制着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内容、场域、对象等,对弘扬爱...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多样性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剖析及策略建构
《红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44-47,共4页苏雅婷 宫留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BKS195)。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便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互联网平台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以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人...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伦理失范 网络道德规范 绿色生态网络环境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负面影响及引导策略被引量:15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22期65-68,共4页林春逸 刘冬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XKS012)的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由于其圈层封闭性、偏好排他性和传播中心化的原因,在未加引导、管控的情况下容易陷入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中。因此,需要从创新高校传媒、...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