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汉语词典》

作品数:30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马志伟金欣欣苏培成鲁国尧孟祥英更多>>
相关机构: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汉语学习》《语文世界(中旬刊)》《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用汉语词典》举瑕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40-43,共4页张丹丹 
《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下称《应用》)是一部以"帮助读者学习和使用汉语"为目的的实用性词典。该词典释文精简,例证丰富,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规范性完美的统一",以其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应用汉语词典》 词性 义项分合 
“橘子”与“桔子”辨析
《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1期48-48,共1页曹国军 
橘子是南方常见水果,它通常被写作“桔子”。到底哪一个正确,还是两种写法都可以呢?让我们来作一番考察。“桔”,《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新华字典》、《应用汉语词典》等辞书都列两个字头。
关键词:橘子 《现代汉语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 《新华词典》 《新华字典》 写法 辞书 
对“连续”词性的考察——兼与张恒君商榷
《辞书研究》2013年第1期83-87,共5页李天明 
笔者在编纂《现代汉语用例词典》的过程中,曾经对“连续”一词作为谓语的用例之难寻产生过困惑。近读张文,很受启发,认为对“连续”词性标注的讨论是有意义的。时下工具书对“连续”一词词性的标注并不统一。
关键词:词性标注 《现代汉语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 张恒 工具书 张文 
和谐校园的春天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5期20-20,共1页袁俊玲 
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和者,和睦也;谐者,相合也。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安定团结,这是社会的和谐。优质教育...
关键词:和谐校园 《应用汉语词典》 优质教育 黄钟 
面对现代汉语词典的思索
《学语文》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秦世新 
近年来,汉语词书可谓琳琅满目,空前繁荣。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郭良夫先生主编的《应用汉语词典》。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 教育工作者 中学语文 主编 吕叔湘 李行健 
语文辞书词性标注的用户意识
《汉字文化》2012年第6期16-19,共4页杨同用 
河北省2011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外向型汉语搭配词典的编撰与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HB2011QR55
一、引言语文辞书普遍标注词性始于上世纪末。最早标注词性的辞书主要是为词语运用服务的,如江苏少儿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应用汉语词典》。郭锐(1999)认为,标注词性就是注明词的用法的...
关键词:词性标注 语文辞书 用户意识 《应用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少儿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谁谁”释义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11年第6期169-172,共4页董淑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汉语趋向动词的认知研究--以对外汉语教学为立足点>(项目号09YJC740044)的资助
目前通行的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应用汉语词典》(2006)等均把“谁谁”列为词条,表示“多数”。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 释义 词条 
《应用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及比较研究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孟祥英 
待嵌格式是指两字交替显现、两字(个别的为多字)交替隐含而需人们在使用中将隐含的字填补进去以成就一个新的词汇单位的准四字格式。同《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应用汉语词典》也收释了此类格式,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收释的体例不统一...
关键词:待嵌格式 《应用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应用汉语词典》情态动词释文的语用考察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12期57-58,共2页李方平 
情态动词语用释义是学习词典中语用释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应用汉语词典》为语料来源,抽取其中的情态动词及其释文,建立数据库对其语用信息含量及标注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找出《应用汉语词典》在呈现情态词语用信息...
关键词:情态动词 语用信息 《应用汉语词典》 
语文教学应从习惯中走出
《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年第11期17-18,共2页环琴 
习惯,《应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或社会风尚。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行为中,许多方面形成了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而这些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行为中呈现出思维的僵化和教条,是与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语文教学 《应用汉语词典》 习惯性思维 教学行为 语文教师 新课程标准 社会风尚 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