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

作品数:195被引量:11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柳张白桦刘琦胡全新胡全新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湘潭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追梦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年第2期120-121,共2页段羿涵 
推荐图书《月亮和六便士》天津人民出版社[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李继宏/译报选社团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北鸣文学社指导教师:夏婉琦社团风采·北区有佳木,鸣凤奏清音。“北”代表北区学校,“鸣”是指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北鸣...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天津人民出版社 实践社团 《月亮和六便士》 文学社 指导教师 推荐图书 
月光和白米饭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1年第4期206-207,共2页郝春霞 
《月亮和六便士》的画家斯特里克兰德,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在艺术的王国里,他的灵魂终是自由的、不羁的。而我想要碗中的白米饭就着皎洁明艳的白月光,咀嚼出生活的美味来。二十年前,我有一个辉煌的文学梦想——有朝一日...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 林徽因 惊世之作 张爱玲 文学高峰 大学堂 斯特里克兰 
西方文学作品解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体现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18期28-30,共3页李楠 
2017年齐鲁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西方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编号:2017W0702)的研究成果
儒家思想在很多欧洲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就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看似是对于主人公追求理想的过程的描述,其实是对其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的一种批判,而这种批判与儒...
关键词:儒家思想 西方文化 大学生价值观 
满地的便士,他却追寻着月亮
《年轻人(B版)(魅力校园)》2017年第10期32-32,共1页之如 
如果把理想比作月亮,把现实比作便士,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你又会如何去追寻自己的月亮?对我而言,毛姆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引路人,而他的《月亮和六便士》是陪伴我青春岁月的特别之书。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 外国文学 毛姆 
风格标记理论视阈下文学作品风格的传译--以《月亮和六便士》汉译本为例被引量:5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1-94,共4页张白桦 杨柳 
文学作品的风格因其模糊性和主观性,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本自1995年首次出版以来,被多次再版,至今风采依然,堪称经典,但相关研究却缺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本文以风格标记理论...
关键词:文学翻译 《月亮和六便士》 风格标记 
傅睢慈:翻译是文字的旅行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4年第6期8-8,共1页
新闻眼 2014年3月16日早晨,著名文学翻译家傅惟慈因突发哮喘在京去世,享年91岁。人物名片 傅惟慈,文学翻译家,通晓英、德、法、俄四国语言,曾经两次担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萨墨赛特毛姆、格雷厄姆·格...
关键词:文学翻译家 《月亮和六便士》 旅行 文字 格雷厄姆 翻译工作者 文学大师 新闻眼 
解读毛姆笔下的精神探索者形象
《芒种》2014年第3期185-186,共2页李侠 
一、引言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于1874年出生在巴黎,身材矮小且患有严重口吃的毛姆屈辱而无助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1892年初,毛姆开始在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学习,其间接触到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和易卜生的戏剧理论...
关键词:毛姆 探索者 《月亮和六便士》 世界大战期间 《人生的枷锁》 文学创作 形象 精神 
令人惊讶的广告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3年第3期42-43,共2页
著名作家毛姆创作了出色的文学作品《月亮和六便士》,他刚开始只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出版过书的无名作家。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 广告 著名作家 文学作品 毛姆 
对创造性的渴求: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月亮和六便士》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2期130-133,共4页刘玉杰 
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舍弃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追寻自己儿时的梦想——绘画,展现了其非凡的创造性。本文试从文学地理学角度重新解读此文本,以探讨地理因素、绘画理想以及精神追求-人...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月亮和六便士》 思特里克兰德 创造性 
《人生的枷锁》与《月亮和六便士》的互文关系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8期81-82,共2页隋英霞 
一、引言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是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标志性术语。互文性就是文学作品中文中有文、互相交错以及彼此依赖的若干表现形式。
关键词:《月亮和六便士》 互文关系 《人生的枷锁》 文学批评 60年代 20世纪 文学作品 互文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