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作品数:17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莹王驰赵婷朱梦蔡若晨更多>>
相关机构:邵阳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黄河之声》《中小学音乐教育》《艺术品鉴》《儿童音乐》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随想
《音乐世界》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陆一苇 
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我乘坐的客轮停靠在长江边一座小城的码头上。暗夜沉沉,大雾弥漫。由于不知道何时能够启锚续航,船上的乘客们都有些焦躁不安,偶尔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更加让人心烦意乱。忽然,广播喇叭里传出悠悠的乐曲声,那音乐渐...
关键词:由远及近 焦躁不安 乐曲声 船上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配器与总谱分析
《黄河之声》2024年第9期102-105,共4页张艺凡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创作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部广为人知的交响音画作品,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和东方诗意。本文详细探讨了作品中的织体结构类型,包括旋律线条的铺设、和弦层次的构建以及对位手法的运用。在乐器组合...
关键词:《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配器 织体结构 曲式结构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旋律形态分析被引量:2
《艺术评鉴》2021年第20期78-80,共3页龚培琳 丁星方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鲍罗丁用各种形态的音乐...
关键词:鲍罗丁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旋律 音画 民族性旋律 
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带你走近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琴童》2020年第8期51-54,共4页王欢 李虻 
纵观历史上成绩斐然的科学巨匠,往往都极富艺术才华,或音乐,或美术,或戏剧,或诗歌。比如,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科学巨擘(bo),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很有造诣的小提琴家,并能弹得一首好钢...
关键词:达·芬奇 《蒙娜丽莎》 交响音画 艺术才华 音乐盒 狭义相对论 绝对时空观 画中画 
听音乐 讲故事 做声势——以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欣赏教学为例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9年第6期30-33,共4页缪红蕾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苏教版”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交响时空”中的内容。这是一部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的代表作品,全曲总长6’40”,具有浓重的民族色彩。如何上好这节欣赏课,教师采用“听音乐,讲故事,做声势”的方...
关键词:《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音乐教科书 交响音画 讲故事 欣赏教学 八年级下册 代表作品 民族色彩 
19世纪俄国音乐作品中的异国元素——以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为例被引量:1
《艺术品鉴》2015年第7期210-211,共2页王驰 
2015年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5140088)阶段性成果
鲍罗丁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韵味,与此同时他又在其中表现出了异国情调的东方性因素和表现普世精神的西方浪漫主义。不可忽略的是,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与对立,才是俄罗斯这片土地上最显著的特点。本文就主要以鲍罗丁音乐作品的民...
关键词:鲍罗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俄国 异国元素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被引量:1
《音乐时空》2015年第13期35-36,共2页武倩妮 赵婷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创作于1880年,是一部为戏剧配乐而作的标题交响诗。交响乐中,由两个风格各异的主题构成,一为具有俄罗斯民间风味的旋律,一为具有东方特点的优美旋律,标题形象鲜明,是一部世界名作。本文对交响音画《在中亚...
关键词:交响音画 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文学性特色 民族特色 
《漫步音画中》教学设计
《儿童音乐》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李夏 
正【教学内容】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作品分析】这是一首"标题"音乐,由强力集团中的鲍罗丁所作。乐曲开始,在小提琴高音区奏出持续泛音上,单簧管歌唱性地奏出平和的俄罗斯民歌旋律,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
关键词:主题旋律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交响音画 听辨能力 听觉体验 单簧管 感受音乐 教学设计 
鲍罗丁音乐中的地域性色彩被引量:3
《音乐天地》2011年第12期61-64,共4页刘莹 
鲍罗丁以他极其少的作品和作为业余作曲家的科学家身份,跻身于十九世纪伟大作曲家的行列,应该算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 无论是开创了俄罗斯交响乐蓬勃发曼之先河的《勇士》,还是同样表现俄罗斯“勇士”精神的《伊格尔王》,且加上...
关键词:音乐史 色彩 罗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地域性 《第二弦乐四重奏》 十九世纪 作曲家 
讲授欣赏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得失谈
《商情》2011年第15期64-64,共1页魏巧灵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最近,我因参加名师评选活动决赛而讲授了《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一课。但课后的感觉是“郁闷”。第一,“备”学生不充分,首先,内容安排采用了“分一总”的欣赏形式,学生好奇心下降...
关键词:《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欣赏课 得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