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物论》

作品数:59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曾祥云朱前鸿周山段景莲胡壮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榆林学院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学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公孙龙子看中国语言哲学的困境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58-166,224,共10页邓晓芒 
公孙龙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唯一的一位认真关注语言哲学、提出过诸多语言悖论并留下了系统的论证过程的哲学家。他的三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白马论》触及了殊相和共相的矛盾关系,《指物论》展示了能指和所指的指谓关系,《名实论》则...
关键词:《白马论》 《指物论》 《名实论》 自否定 反语言学倾向 
《指物论》“指非指”的推证及其理论旨趣
《哲学研究》2023年第3期87-97,共11页孙功进 
《指物论》是层次分明的说理性论文而非对辩体文字,“指”在《指物论》中的基本含义是作为“指谓”产物的“指称”。“指固自为非指”(“指非指”)是《指物论》的理论归宿,这一理论归宿的主体论证环节是两次假设前提的推证,即分别假设...
关键词:公孙龙 指称理论 《齐物论》 正名实 
《公孙龙子·指物论》注说论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76-88,共13页冯春晖 
近代以前,注家以庄、儒或以佛解《指物论》,并未切近公孙龙所言之谛趣。而近现代以来,诸家开始借由西方逻辑学、语言学以解读《指物论》:逻辑学视野下之一系注家或以“指”为形色性等“物德”或以“指”为共相而以“物指”为物德,皆与...
关键词:公孙龙 《指物论》 “物莫非指 而指非指” 诠释史 
《指物论》研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76-184,共9页张荣明 
就篇名而言,'指'是概念,'物'是概念所指的对象。'指物论'者,乃概念与对象关系之论。公孙龙指出,概念乃人类之主观认知,仅仅包摄了对象的部分属性,而非对象的全部属性。也就是说,概念内涵小于对象属性。《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指不...
关键词:《指物论》 概念论 公孙龙子 名家逻辑 
概念发生与公孙龙《指物论》的解读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吴汉民 
《指物论》语义艰深,论述的是概念与对象的关系,顺利解读需要对概念思维操作有深入的理解。为了向他者表达不在场的对象物,人类创造了替代所指物的替代物。替代物出现以后的归类过程,在思维中实现了属性与对象物的分离,奠定了建立概念...
关键词:指物论 概念发生  非指 
从《指物论》和《坚白论》看公孙龙的语义学思想
《榆林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刘琨 贺圆圆 
《公孙龙子》的诞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该著作包含了与当今相似的语义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区别了指认对象与指认结果不同,客观事物被指认后内化为精神意识范畴的内容,语义存在于人的内部世界。其次,认识到了人的感觉器官...
关键词:《公孙龙子》 语义学 《指物论》 《坚白论》 
西方《指物论》逻辑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特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7-13,共7页崔文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14ZDB013)
西方《指物论》研究经历长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早期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指物论》的译介。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具有逻辑学背景的学者的加入,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其中的核心概念"指"以及对整个文本进行哲学层...
关键词:指物论 逻辑史 英文文献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公孙龙指称论语义学思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林胜强 田凤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资助项目:15&ZD073
从传统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中国先秦时期虽然没有上乘的表现,但从符号学和现代语言学的视角看,先秦时期的中国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语义学思想传统的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墨子、孟子、公孙龙、荀子等诸子及其著述在其名实...
关键词:公孙龙 《指物论》 指称论 语义学 
非指喻非指:《庄子·齐物论》中的证伪逻辑和认识论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蒋柯 
庄子在《齐物论》中首先通过证伪逻辑的论证,指出了公孙龙《指物论》《白马论》中论证逻辑的缺陷,还反驳了名家的"坚白之辩"和"名实之辩"。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对名家的世界图景的建构方式提出了质疑,指出:通过分析的、自上而下的方...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 《指物论》 《白马论》 证伪逻辑 天籁 
从“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到思维认知——公孙龙子《指物论》的解析与启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5-42,共8页胡子悦 张小燕 
先秦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子的思想发人深邃,通过对公孙龙子《指物论》解析,建立了一种相对于已有认识全新的理解。这种新的理解不仅体现在理解的内容上更体现于理解的手段上,并希望在古人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阐发,对思维认知...
关键词:《指物论》 事物 事物特性 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