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作品数:699被引量:66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温庆新秦军荣杨雄贺圣遂陈平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期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的本土立场——以曾毅《中国文学史》为例
《武陵学刊》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周勇 
湖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中文专业改造提升探索与实践”(湘教通〔2021〕94号)。
早期中国文学史教科书肇始于清末民初,是在西学东渐和新式学堂创建背景下发生的学术变迁,其撰著者们既秉受传统学术文化之本根,又吸纳西方思想文化之华实,尝试建立中国文学史叙述的本土立场和话语方式,曾毅的《中国文学史》便是这一教...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曾毅 本土立场 文化自信 
倾听人类的声音
《书屋》2023年第12期81-85,共5页韩秀 
一,喜欢听龚鹏程教授讲述他对于文学的诸般看法,但隔着千山万水,不是很容易办得到。好在,龚教授著述极丰,一部上、下两卷《中国文学史》就已经是极好的教材,值得细细研读。但是,听讲与正襟危坐读史书毕竟不同。听讲的乐趣就在于不但能...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龚鹏程 倾听 听讲 文学与文化 回味无穷 
气韵与风骨
《七彩语文》2023年第35期28-29,共2页郑朝晖 
最近我在读钱基博的《中国文学史》,钱是旧式文人,所以他写文学史,也完全是用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语言。比如“骨”“气”与“韵”,就是他经常会用到的评论文学作品的术语。中国文人评论文学作品,总是会用一些很感性的词语,因为我们理解...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钱基博 综合感受 文学作品 橄榄 
《中国文学史》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6期102-104,共3页关丹斌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中国文学教育中“红色”引导的探究》(课题编号ZJB1423010)研究成果。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在《中国文学史》教育中融入思治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将《中国文学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学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师应重视...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课程 思政教育 必要性 有效策略 
民国初年初等学校教育的“文学”纠葛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96-105,共10页李敏 
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莲池学人与‘文学’观念之构造”[项目编号:HB19LS011]阶段性成果。
民初新式学校教育延续清末以日为师的整体趋势,“文学”观念受知识资源与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呈现复杂的纠葛状态。小、中、师范等初等学校,定位于普通国民教育,不同人对“文学”的意涵、性质及取舍态度,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新学制虽...
关键词:壬子学制 初等教育 国文科 文学 《中国文学史》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妙在何处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1年第5期21-21,共1页任广荣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提到:"晚唐时代的代表作家,无疑是温庭筠与李商隐,其余诸作家,除杜牧等若干人外,殆皆依附于他们二人的左右者。"那么,温庭筠的词到底妙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就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详细谈谈。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 李商隐 温庭筠 重叠 小山 
优秀教科书的阅读何以重要?
《大学生》2021年第4期54-54,共1页陈华文 
学习一门专业,通读该领域的优秀教材(教科书)是必由之路,也是快捷方式。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朱绍候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叶朗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薄...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西方文化史 《中国文学史》 快捷方式 童庆炳 中国美学史大纲 青年学子 袁行霈 
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中国文学史》
《女报》2019年第11期143-143,共1页崔傲 
《中国文学史》课程体制庞大,内容繁琐,在短暂的学习时间的制约下,面面俱到地学习课程内容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应对《中国文学史》学习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完善的认知。在本文中,本人将以思...
关键词:思维导图 学生 《中国文学史》 学习方法 
试探提高《中国文学史》教学效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年第35期255-255,共1页阿曼古丽·衣明 
中央高校专项课题《鲁迅杂文对维吾尔杂文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31920150137)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课程,它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读写与审美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提高中国文学史教学效果的策略,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教学效果 策略 
德国汉学家顾彬谈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4,共4页顾彬 但海剑 
顾彬(Wolfgang Kubin,1945-)是当代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和作家,他是波恩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1989年起担任杂志《东方·方向》和《袖珍汉学》的主编。2002年开始主编十卷本的《中国文学史》,并撰写其中的《中国...
关键词:中国文化 翻译家 汉学家 顾彬 德国 《中国文学史》 《中国散文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