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

作品数:3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竹君张舟韩结根马美信石麟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蒲松龄研究》《古汉语研究》《咬文嚼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山狼》里的“书囊”意象
《当代戏剧》2021年第6期74-75,共2页佟丽凡 
康海受关中儒学的影响,始终怀有一颗刚正不阿、济苦怜贫之心,正如他曾言:"关西士子皆周汉之遗,咸仰范焉。岂可不自重乎?"但明代中后期斯文丧失、伪善横行的社会现实让康海愈加失望。于是,他选择借助戏剧代言体的特性曲笔抒愤。《中山狼...
关键词:《中山狼》 代言体 康海 忘恩负义 士子 曲笔 杂剧 明代中后期 
《中山狼》中狼、东郭先生和赵鞅等形象的演变——以“康海本”和“北昆本”为例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84-89,共6页潘婷 
北方昆曲剧院演出本《中山狼》以康海的杂剧《中山狼》为底本改编而成,前者中狼与人的形象与后者相比变化较大,如东郭先生和赵鞅等,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康海的杂剧表现的是中山狼的忘恩负义和东郭先生的迂腐,而北方昆曲剧院演...
关键词:《中山狼》 中山狼 “康海本” “北昆本” 东郭先生 赵鞅 形象演变 
历史的批判与审美的选择——评康海《中山狼》的价值投向
《当代戏剧》2021年第2期4-7,共4页常智奇 
秦腔鼻祖,中国古代十大喜剧巨子之一,明代"前七子"——康海,是一位彪炳中国戏剧史册、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中山狼》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宽博的生活容量,厚重的历史分量,精湛的艺术质量,童话寓言式的审美含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迂腐""懦...
关键词:《中山狼》 情与理 康海 前七子 泛爱 舞台形象 二律背反 儒家文化 
奈别来调改朱弦——秦腔研究中的康海及《中山狼》杂剧
《当代戏剧》2021年第2期8-12,共5页焦海民 
康海是引领明代文学新潮的"前七子"之一,其与李梦阳等掀起的文学运动,影响深远,"兴起古学,排抑长沙,一时奉为标的。"《明史·文苑传序》也说从此"明之诗文,于斯一变。"同时,康海又是一位散曲大家、剧作家,其创作的《中山狼》杂剧,占据...
关键词:中国戏曲史 明史·文苑传 《中山狼》 明代文学 文学运动 康海 前七子 李梦阳 
元朝名剧大赏,有哭有笑有喜有忧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0年第1期102-102,共1页
提到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有自己的四大喜剧、四大悲剧作为代表作。中国学者王季思在研究中国古典戏剧的时候,也评选出了十大悲剧、十大喜剧,二十部作品有一半都出现在元朝。除了以下作品,悲剧还包括明...
关键词:《桃花扇》 《长生殿》 中国古典戏剧 《玉簪记》 《雷峰塔》 四大悲剧 王季思 《中山狼》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十七)
《古典文学知识》2019年第3期102-109,共8页钟振振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宋〕苏轼,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关于“独自披榛寻履迹”陈迩冬先生《苏轼诗选...
关键词:古典诗词 《苏轼诗选》 误解 《中山狼》 鞋子 故事  
《中山狼》文本探微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9期24-25,共2页史可悦 
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社会面临日益复杂尖锐的矛盾,忠、诚、信、义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受挑战,社会功利化趋向或对个体生命尊严造成伤害。本文以康海的杂剧《中山狼》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之以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和王九思的...
关键词:杂剧《中山狼》 思想意蕴 艺术特征 
康海《中山狼》杂剧宗元复古倾向浅探
《大连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45-51,71,共8页汪龙麟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西厢记>资料汇编"(12JJD750021)
在诗文上具有浓重复古情结的康海,对"元人传奇"也就是元杂剧,不仅涉猎丰富,且对其文学追求有精深体会。其《中山狼》杂剧便表现出浓厚的宗元复古倾向:宫调曲牌组合,谨守元剧规范;慢板紧板相错,"此等处极似元人";曲词语语本色,直摩元人...
关键词:康海 《中山狼》杂剧 宗元复古 
浅析《中山狼》的讽刺意义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年第10期14-14,共1页李志荣 
“中山狼”故事是广为流传的民间寓言故事,也被诸多文人改编成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以康海的最为经典。笔者以康海的《中山狼》为代表,分析文本深刻的讽刺意义。
关键词:《中山狼》 讽刺意义 
康海的放逸心态与《中山狼》杂剧创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01-103,共3页孙晓东 
《中山狼》杂剧是康海坐"瑾党"罢官之后的作品,它是康海在官场受挫、归隐田园之后放逸心态的体现,是他在闲逸生活状态中的反思,而以狂放之性格又不得不发泄之结果,也是其内心"创伤"得以释放的途径。
关键词:康海 放逸心态 《中山狼》 创伤 释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