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渔隐丛话》

作品数:106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殷海卫程紫丹聂巧平叶当前莫砺锋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彭元瑞的诗学批评及其现实指向——以批校本《苕溪渔隐丛话》为中心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4期103-111,共9页逯铭昕 
现存彭元瑞文集中所收篇目多为奉制撰述或应和之作,绝少私人记事抒情的诗文。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苕溪渔隐丛话》中有彭元瑞手批四百余则。在这些批校文字中,彭元瑞表达了他崇雅正、戒拙滞、避纤腐的诗歌审美趣味,以及他对考证说...
关键词:彭元瑞 诗学批评 批校本 苕溪渔隐丛话 
《苕溪渔隐丛话》本“乌台诗案”的编录视域及文本特色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周萌 
“乌台诗案”是宋代新旧党争的重要节点,再加上主角苏轼的名望与地位,向来广受关注。现有研究偏重编录本案的朋九万本与敕牒本,胡仔本则仅被视作文学读本,价值亦被低估。其实,从重订文字讹误、重构叙事逻辑、重申党争立场、重建苏轼形...
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 苏轼 乌台诗案 编录视域 
“浅近”何为——胡仔评义山诗及《四库全书总目》的辨正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79-85,共7页仲恒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义山诗为“浅近”,这一负面评价在李商隐诗歌评价史上所见较少,甚至与“锻炼精粹”的主流观点冲突。细论之,此评含义有二,一是浅显通俗,二是浅薄尖酸。这与胡仔所在时代的风尚习气及其本人的诗学观念有关:南...
关键词: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李商隐诗 浅近 《四库全书总目》 
论《苕溪渔隐丛话》对《冷斋夜话》的接受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73-80,共8页刘青松 
胡仔所编的《苕溪渔隐丛话》对惠洪《冷斋夜话》的接受是《冷斋夜话》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从具体评论看,胡仔对《冷斋夜话》持全面否定态度;从材料征引看,胡仔对《冷斋夜话》又不无认同。胡仔对《冷斋夜话》的接受批评,受其主观成见影...
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 《冷斋夜话》 胡仔 惠洪 
语典视域下宋人词话之间的互动与影响——以《苕溪渔隐丛话》与《能改斋漫录》为中心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孙泽豪 
关于语典出处的讨论是宋代词话中值得注意的一类现象。就这一论题而言,宋人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自我表达,双方甚至多方的交流互动则更能体现对此的重视。在这种互动里,语典作为多种形式的材料被吸收、使用,也引发冲突;从词话作者对原词...
关键词:宋代词话 语典 《苕溪渔隐丛话》 《能改斋漫录》 
北宋《诗话总龟》咏茶门(二)
《茶博览》2022年第1期42-47,13,共7页张式成 
唐赵璘(晚唐衢州刺史)《因话录》载其家兵部君性尤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水煎。”(东)坡有“活水还须缓火煎”,恐亦用此。(《黄常明诗话》,两宋之际县令黄彻,字常明,南宋辞官归家,著《?溪诗话》,又称《黄常明诗话》,《苕...
关键词:咏茶 《苕溪渔隐丛话》 明诗话 晚唐诗人 辞官 《诗话总龟》 左拾遗 两宋之际 
耘经楼本《苕溪渔隐丛话》底本考
《锋绘》2021年第1期36-38,共3页严圆梦 
南宋胡仔所作的《苕溪渔隐丛话》是研究宋代诗话的重要资料。目前学界对此书诗话思想、作者生平等的相关研究,多取资于耘经楼刻本。然就此耘经楼本的底本来源,各家说法不一,尚无定论。此书版本情况复杂,存疑颇多,笔者仅就可见的七个版本...
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 耘经楼本 底本 补遗 
春天,最美的季节
《清风》2020年第4期91-92,共2页陈庆文 
春天,是一个莺啼燕舞、柳暗花明的季节;春天,是一个草长莺飞、万象更新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兴衰交替、包罗万象的季节……古往今来,在春天里,风流才子、迁客骚人怀着迥然不同的心境,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或轻松闲适、或无尽愁思、或...
关键词:婉约派 《苕溪渔隐丛话》 张先 宋祁 柳永 生花妙笔 愁思 柳暗花明 
浅谈《苕溪渔隐丛话》批评视野中的刘禹锡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95-98,共4页穆树荣 
刘禹锡作为中唐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唐代备为推崇,对后来宋诗的发展也影响颇深。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诗人更是掀起了学刘的热潮,并间接促成了江西诗派诗学理论的形成。胡仔在“主唐宗宋”思想态度的指引下,在他...
关键词:《苕溪渔隐丛话》 主唐宗宋 刘禹锡 苏轼 
从神坛跌落的白居易——从《苕溪渔隐丛话》反观宋代白居易诗学地位的变化
《安康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1-24,共4页廖雯 
宋代是白居易论大变革的时代,宋初“白体”诗人的出现以及大量承袭前代颂白的评论,将白居易的诗学地位推向了北斗之尊的高度,然而随着北宋中期的文人克服唐代地域,开展创新宋诗的探索以及去俗尚雅的美学追求的盛行,使得古典诗论家争相...
关键词:宋代 白居易 诗学地位 《苕溪渔隐丛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