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

作品数:1329被引量:1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家骏彭再新陈良运刘光波涂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代言与自言——关于《滕王阁序》情感解读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李金华 
关于《滕王阁序》的情感问题,粤教版、人教版教材都认为其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从“文学虚构语境的还原”“话语机制语境的分析”“作者信念语境的解读”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其应该是“场合的合适”“体式的自觉”“个人的自主...
关键词:《滕王阁序》 情感解读 代言 自言 
《滕王阁序》课例赏鉴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7期54-57,共4页曲绒 张永财 
曲绒老师执教的《滕王阁序》一课旨在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欣赏的能力。本课的重点是品读佳句,方式为学生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本文的特色是对原文文本进行了重新解构,并使之呈现为三个部分:赞歌、悲歌、壮歌。这三个部分也是对王勃短...
关键词:《滕王阁序》 品读 解构 
《滕王阁序》课例赏鉴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元宵 訾慧 
文言文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同时,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文言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仿写,习得写景抒情类散文写作的一些技法,并通过学生书面语...
关键词:文言文 主体性 课程资源 写作教学 
宴集序千古绝调 骈俪体美文美教——《滕王阁序》教学过程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2期34-35,共2页王磊 
《滕王阁序》作为经典佳作,既彰显了作者的积学之富、体察之微、文采之炫、文思之敏、抱负之大,又集音韵之美、文句之美、景物之美、情感之美于一体,浑然天成,实为千古骈俪绝调。对于难得一见的美文,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名文...
关键词:韵之美 句之美 景之美 情之美 
“复盘分析”:《滕王阁序》教学片段的“切题诊断”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4期32-35,共4页余航 
所谓复盘分析,就是如棋局对弈后的复盘分析,依据课堂实录,还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作出诊断。诊断的侧重点放在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切合度上,也就是将教学目标作为“主题”,将课堂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主题对...
关键词:教学片段 诊断 教学环节 课堂实录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主题  
美在和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品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1期75-75,共1页王钬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翻阅教学参考书和研究资料,并在网上搜寻,发现很多赏析这一名句的文章多从色彩、形态、方位、动静、虚实等方面人手,将重点放在了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
关键词:和谐 《滕王阁序》 教学参考书 研究资料 “一” 名句 文章 
游走于小径分岔的文本花园——“‘互文性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综述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2年第5期10-12,共3页蒋平 
一、“互文性与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1.随文写作,互文建构。模仿别的文本,融入自我体验与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思考,形成新的自己的文本写作的路子。这就表明文本具有可增殖的特质。阅读必然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例如对于《...
关键词:文本写作 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 互文性 《滕王阁序》 综述 课题 花园 
《滕王阁序》开篇意蕴解读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1年第6期38-38,共1页陆春建 
《滕王阁序》是王勃骈文的名篇,文采斐然,气韵灵动,更随着时光流转,被敷衍上了一层传说,愈显其古色斑斓。然而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重读此文,抛却语言的华美、节奏的和谐,想及滕王阁上的觥筹交错以及作者一生的坎坷无定,却忽然...
关键词:《滕王阁序》 意蕴解读 开篇 名篇 文采 
研究,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滕王阁序》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0年第7期19-21,共3页张显彬 
教学简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及人生态度。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文化知识点。
关键词:教学目的 《滕王阁序》 解说 主人 课堂 学生 人生态度 知识点 
“他日”辨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9年第5期41-41,共1页黄晓明 
《滕王阁序》有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其中的“他日趋庭”,人教版课标教材第5册注释为:“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这里的“他日”释义值得商榷。
关键词:辨释 《滕王阁序》 课标教材 人教版 注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