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作品数:252被引量:33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铁山刘朝霞哈磊艾畦虢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佛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阿含经》定型句初探
《佛学研究》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屈大成 
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资助(项目编号:CityU1140971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退坐一面白佛言'等文句,在佛经中反复出现,学者称为'定型句',特别是初期佛典以口耳相传,'定型句'有利持诵,尤为多见。如能把握初期佛典中'定型句'的构成、数量、分布、运用、意义等,必有助...
关键词:《杂阿含经》 巴利语佛典 定型句 如是我闻 
论早期佛教人性思想及其他——基于汉译《四阿含经》的解读
《佛学研究》2019年第1期14-22,共9页张海龙 
早期佛教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一方面直面人性的负面和黑暗,并对其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洞察,指出产生人性的黑暗和引起人生种种痛苦的总根源就是无明。因此早期佛教对人性始终有一种'幽暗意识',这种'幽暗意识'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早期...
关键词:早期佛教 人性 幽暗意识 超越的原人意识 
论《阿含经》的死亡哲学
《佛学研究》2019年第1期23-32,共10页张仲娟 
基于缘起理论,《阿含经》批判了印度传统哲学的'永生'和'永灭'理论,以'无我涅槃'的理论建构了佛教由平凡到超越,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本文通过对《阿含经》认知死亡、经历死亡(轮回)与超越死亡(涅槃)三阶段修行次第的论证,凸显了佛教'...
关键词:《阿含经》 死亡 轮回 涅槃 
怀念赵朴老兼谈朴老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佛学研究》2017年第2期50-55,共6页王邦维 
一今年是赵朴老诞辰110周年。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朴老,这使我想起我自己与朴老相关的几件事。事情不大,但我始终记在心里。我跟朴老见过几面,不算多。那还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最初是在会上。朴老在会上是主要人物,跟他说话的人多,...
关键词:百科全书 斯里兰卡 八十年代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学者 季先生 《阿含经》 巴利语 
邱晞明先生入蜀行绩考述被引量:1
《佛学研究》2016年第1期-,共7页宗性 
前 言 支那内学院是承继金陵刻经处之后,由欧阳竟无先生(1871-1943)创办的一所集研究、讲学、刻经、传道于一体的佛教文化教育机构,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支那内学院于民国七年(1918)发起设立筹备处,民国十年(1921)筹...
关键词:支那内学院 佛学院 杂阿含经 文殊院 王恩洋 欧阳竟无 唯识学 
念佛思想起源初探
《佛学研究》2003年第0期89-94,共6页广兴 
本文从佛教最早期的文献《阿含经》和《大正藏》的“本缘部”出发,考察了念佛思想的起源。文章认为,《阿含经》中以禅观为主的念佛,在部派佛教时期转变成了以持名为主的念佛,即由自力为主的修持变成了依靠他力为主的救援。这一发展的关...
关键词:念佛 六念 阿含经 他力 自力 
佛学研究是有权威性的
《佛学研究》2002年第0期3-3,共1页
佛学研究首先是具有权威性,这个权威性就体现在佛教学者的成果与他们的学术活动当中。当佛学作为一种学问以后,学者们一直在用科学的态度和求证的方法从事各种各样的研究。最早的佛学研究更多的是体现在文献学方面。学者们力图从文献语...
关键词:佛学研究 科学的态度 文献语言 学术研究 文献学 学术活动 阿含经 印度佛教 佛教协会 《祖堂集》 
“’2000首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佛学研究》2000年第0期365-368,共4页施言 
关键词:弥勒信仰 弥勒菩萨 学术研讨会 布袋和尚 弥勒佛 《增一阿含经》 佛教 《杂阿含经》 心理需要 世界宗教 
印顺对大乘佛教的判说被引量:1
《佛学研究》1998年第0期58-65,共8页罗颢 
关键词: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 佛法 印顺 导师 《阿含经》 佛陀 佛教发展 大乘经典 法的本质 
六十四自述被引量:1
《佛学研究》1997年第0期210-211,共2页梅光羲 
关键词:司法院 行政法院 《增一阿含经》 佛学 三论宗 华严宗 天台宗 《中阿含经》 《大乘起信论》 《杂阿含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