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作品数:253被引量:34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铁山刘朝霞哈磊艾畦虢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佛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五台山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佛教对烦恼的认知——基于汉译《杂阿含经》的考察
《五台山研究》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王鹤琴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南北朝禅学研究"(14YJC730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佛教对于烦恼的认识相当深刻,汉译《杂阿含经》中对于烦恼有许多分类和描述,并与佛教的基本教义、修道体系及解脱目标紧密相连。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是心不自在的状态,烦恼的染污性与不善性决定了它可以束缚、逼迫、扰乱人心,因此,早期...
关键词:《杂阿含经》 烦恼 阿罗汉 解脱 
流转与解脱——从原始佛教的世间与出世间观看人间佛教被引量:1
《五台山研究》2009年第1期8-14,共7页刘仁明 
人间佛教代表了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界提出的适应新时代的佛教发展理念。那么,人间佛教理念的内涵是否合于佛陀之本怀呢?基于《杂阿含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探讨,尝试从原始佛教的角度探究释迦牟尼佛对于世间与出世间关系的看法。原始佛教...
关键词:杂阿含经 人间佛教 世间 出世间 人天乘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简评
《五台山研究》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白福生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一书是五台山圆照寺原住持清海法师的弟子、今广东潮阳峡山妙吉祥堂住持妙空法师弘传文殊思想的著述。全书内容依次为《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佛经)及妙师所作《赞曼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威德偈》...
关键词:五台山佛教 文殊 般若 菩萨 艺术特色 《杂阿含经》 《大唐西域记》 《史记》 《无量寿经》 《大智度论》 
原始佛教哲学的“缘起”说被引量:2
《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4期3-9,共7页关桐 袁健 
原始佛教哲学的“缘起”说,在其哲学体系中较为复杂。佛教最早的经典四《阿含经》中,对“缘起”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释迦牟尼生前没有著作,其思想是由弟子们凭记忆流传下来的,因口耳相传便免不了流传者以己意而有所增改,所以形成了几种...
关键词:“识” 原始佛教 《中华大藏经》 缘起 五蕴 《杂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阿含经》 哲学体系 五台山研究 
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被引量:3
《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4期10-12,共3页张力力 
自我拯救是原始佛教的最高宗旨,佛教全部教理即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自我的生存状况(即苦、集),如何通过自我的道德实践获得自我解脱(即灭、道)。由此看来,“自我”是佛教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但是在佛教中,关于“自我”的看法存在诸...
关键词:原始佛教 佛陀 婆罗门 无我 大正藏 道德实践 “我执” 阿含经 佛教理论 “自我” 
在吕澂先生追悼会上的悼词
《五台山研究》1989年第3期3-4,共2页赵朴初 
我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五台山研究会特聘顾问吕澂先生,因病于1989年7月8日5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今天,我们在...
关键词:吕澂 五台山研究 中国哲学史学会 欧阳竟无 佛学研究 出版规划 杂阿含经 古籍整理 佛教学者 中国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