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诗

作品数:319被引量:3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方长安颜同林王建青王泽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倡导之功 创造之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论中国白话新诗的奠基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292-295,共4页李生滨 
关键词:阅读 心得 博士生导师 先生 创造 郭沫若 精读 白话新诗 散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学:千年之末的反思与展望
《齐鲁学刊》1993年第5期9-15,共7页冯国荣 
如果把西周初年看作中国最早的基本成熟的文学作品《诗经》的形成时间,中国文学正好抵达了第三个一千年之末。也许是由于巧合,中国文学正好一千年左右一个巨大的变化。诗歌或者可以被看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诗歌恰巧是一...
关键词:中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原型 西周初年 基本形态 文人五言诗 民间文学 二十世纪 白话新诗 晚唐五代 
胡适《尝试集》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60-62,共3页周薇 
1920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正式出版,评论蜂起,褒扬、学习者有之,批评以至谩骂者亦有之。其实这种争议在几年前胡适提倡文学革命、尝试作新诗时已见端倪,伴随着胡适本人政治思想的变迁,这种争议自然愈演...
关键词:《尝试集》 新诗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诗歌形式 诗体大解放 诗界革命 白话新诗 中国诗史 七言 相去不远 
重围的决战——二十世纪中国诗潮之一
《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262-271,共10页谢冕 
一、从救亡到启蒙伟大的诗体解放划时代的创举现在终于打开了中国诗史崭新的一页。这一页是与中国现代史的一次伟大的文化启蒙运动相联系而掀开的。当然,要把这种联系说清楚,也颇不容易,因为我们这里不进行社会历史的叙述,而且是把社会...
关键词:白话新诗 中国诗 胡适 中国现代史 中国新诗 新诗革命 康白情 中国当代文学 初期白话诗 建设理论 
二十年代自由诗诗体流别略论被引量:3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27-34,共8页於可训 
1916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白话新诗,不过是二十世纪初发生的中国诗歌革新运动的前奏曲。这场诗歌革新真正演为一种“运动”并逐渐形成高潮,是经由“五四”的风涛推动之后。“五四”的影响,使白话的传播遍于国中,大有“一日千里”...
关键词:白话新诗 自由体 诗体 自由诗 比喻 象征派 二十年代 象征诗 早期白话诗 康白情 
康白情新诗的期待视野——《草儿》评说之反思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15-17,44,共4页汤雄 
康白情是“五四”时代新诗坛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流星,但他的新诗却被永久定格,成为不可抹去的历史印痕。无论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对《草儿》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评论即是明证。因此,通过探寻、审视康氏新诗所显...
关键词:期待视野 康白情 康氏 文学史 新文化运动 新诗坛 集体意识 白话新诗 历史意识 作品 
论胡适的散文被引量:1
《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65-71,共7页易竹贤 
(一) 中国散文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几千年来,散文与诗歌相对峙,雄踞于中国文学史的正宗位置。“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人们曾大力提倡白话新诗和小说戏剧,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白话散文则有了更广大的发展,甚至如鲁迅所说,“散文小品的...
关键词:胡适 传记散文 新生活 传记文学 文学革命 中国文学史 中国散文 白话新诗 小说戏剧 文字 
《乱都之恋》:鲜血与泪水的凝聚——论台湾诗人张我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64-66,共3页陈浩洤 曹毓民 
一 台湾新诗发轫于二十年代初期。《乱都之恋》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犹为祖国大陆五四文学中的《尝试集》一样。这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诗人张我军先生(1902—1955)的新诗集。 这部诗集是张我军用血泪凝聚的滴滴浓...
关键词:乱都之恋 台湾诗人 台湾新文学运动 白话新诗 《尝试集》 新诗集 五四文学 学史 内在律 艺术特色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两个问题的考辨
《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122-122,共1页卜庆华 
一 白话代文言的主张 到底起自何时 多年以来,人们都把以白话代文言的倡导功劳,记在胡适、陈独秀等人名下,说此种主张自“五四”前办的《新青年》始。其理由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就提出...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化史 白话新诗 考辨 两个问题 胡适 崇白话而废文言 尝试集 陈独秀 白话诗 新青年 
闻一多、胡适诗论的艺术思维比较——新诗发展第一、二阶段的基本特征论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78-84,共7页许霆 
我国新诗发轫于1917年。“五四”前后的新诗人,在新诗发展方面尽了开路先锋的责任,完成了两项历史使命:1、在理论上阐明了用白话作诗的必要,并提出了作白话诗的具体主张;2、在实践上创作了一批白话新诗,使新诗取代了旧诗,在中国诗坛占...
关键词:新诗发展 胡适 诗论 新诗运动 周作人 白话新诗 新诗体 早期白话诗 自然主义 语体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