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念论

作品数:52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溥林陈也奔吴圣正杨寿堪黄克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青年与社会(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哲学与逻辑
《哲学分析》2024年第3期180-195,共16页俞宣孟 
本体论是产生逻辑的温床,逻辑又成了本体论的特征之一。追溯逻辑在柏拉图理念论中产生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明白逻辑的性质。一、从理念的结合到词项的结合。逻辑现在越来越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问,实际上,逻辑最初是哲学不可分离的内容,...
关键词:本体论 形式逻辑 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理念论 哲学 
柏拉图“理念论”与名家“名实之辩”的分析比较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5期93-95,共3页邵俊翔 
作为西方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哲学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而他思想的核心部分,无疑是他涉及理念与实在的理念论。在与柏拉图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的古代中国,诸子百家之中的名家关于名实之辩的思想,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某种相合之...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惠施 公孙龙 共相 名实之辩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性接纳——论《物理学》卷1章1中的一个“普遍”疑难
《现代哲学》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王大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洛布版《早期希腊哲学》译注”(18AZX014)。
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卷1章1中提出了他著名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即从对我们而言清晰明白的事物出发逐渐进入到就其自身而言清晰明白的事物。在阐发这一研究进路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探索原因的科学研究都从某种“普遍之物”出...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科学 “普遍” 研究进路 对理念论的批判 
柏拉图理念论的日喻和线喻中的“殊相”与“共相”——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以及当代理论信息科学的“属性论”
《时代人物》2021年第26期1-5,共5页李宗荣 
柏拉图在“日喻”和“线喻”中讨论的理念论,有力地抵制与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智者派关于知识的“相对主义”与“怀疑论”;它使得科学知识成为可能,因为科学家可以“不去管”实际可见的特殊的东西(殊相),而是处理本质的东西或普遍的东西(共...
关键词: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理念论 形而上学 本体论 理论信息学 
柏拉图理念论中的认识论研究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34-34,36,共2页李乔 
柏拉图认为,如果我们只是依赖感官知觉或者意见,那么不可能存在真正知识。要从感官知觉和意见到理念,我们就必须对真理具有一种爱,柏拉图称之为爱洛斯。爱洛斯促使我们进行真理的追求,促使我们进行辩证论证,促使我们超过感官知觉达到对...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 认识 理性 
浅析柏拉图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其批判
《青春岁月》2019年第1期225-225,共1页罗陶然 
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提出是古希腊哲学的一大重要跳跃,其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界定为后世哲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柏拉图运用理性论证与生动比喻,证明了理念世界的存在,并试图构建其与现象世界的联系。亚里士多德抓住了柏拉图将共性...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亚里士多德 
从三个比喻认识柏拉图理念论中的辩证法被引量:1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91-93,共3页王宇明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鼻祖式人物,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五、六、七卷中,柏拉图使用了三个比喻来说明他的理念论,借此,柏拉图由浅入深地解释了其理念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这三个比喻,我们一方面能够认识到理念...
关键词:柏拉图 辩证法 理念论 比喻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理论特征——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例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年第8期74-76,共3页许珍荣 
在中学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一词可谓浮光一现。它主要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对立面被"拎出",继而突兀地遭指认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事物的错误思维方式。但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特征、弊端及危害却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说理性阐...
关键词: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 理念论 思维方式 
论柏拉图理念论与其美学观的关系
《小品文选刊(下)》2017年第8期277-277,共1页成双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人物。“理念论”是其美学与哲学思想的主要核心,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思考和提出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其...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美学观 
柏拉图理念论的启示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7年第8期144-145,共2页储昭兴 
人类立于大千世界之中,潜意识中一直在进行本体论的探究,即对现象世界终极依据和普遍本质的探究,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是大千世界存在的范型、依据和摹本。以"善的理念"为本体的"理念世界"指向一种神秘的向善的本体力量,它对后世具有重...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启示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