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藻

作品数:262被引量:119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名江颜天刘洁生杨维东郑天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海藻华高发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形态、分子及分布特征被引量:3
《海洋与湖沼》2014年第6期1241-1250,共10页李冬融 陆斗定 戴鑫烽 何飘霞 夏平 王红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41号;41376168号;41406173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8702号;公益专项子项目;201505001号;海洋局二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T1209号;JG1223号;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C03010号
本文对分离自我国东海藻华高发区的亚历山大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藻株为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rium tamarense(Lebour)Balech,并对其ITS序列...
关键词:东海赤潮高发区 塔玛亚历山大藻 形态特征 系统进化 种群变化 
卤虫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337-340,共4页李晓登 黄翔 江天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1);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03-2,201305010-4);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
为了了解卤虫(Artemia salina)对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与产毒的影响,本文采用卤虫与有毒藻共培养的方法,研究卤虫对不同起始数量的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存在卤虫时...
关键词:卤虫 塔玛亚历山大藻 生长 麻痹性贝类毒素 
N、P、Fe、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被引量:5
《海洋环境科学》2014年第3期341-345,共5页李昌伟 冯超 江天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91);国家海洋公益专项(201305003-2,201305010-4);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国家科技计划(2011BAD14B03)
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分析了NaNO3-N、KH2PO4-P、FeCl3-Fe和MnCl2-Mn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麻痹性贝毒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N、P、Fe和Mn含量分别为1 764μmol/L,123.6μmol/L,20μmol/L和2.7μmol/L时,显著促进亚历山...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生长 N、P、Fe、Mn 
应用qPCR方法检测中国近海塔玛亚历山大藻复合种的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8期2256-2263,共8页高岩 于仁成 张清春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176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No.4112106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No.2010CB428705)~~
亚历山大藻属的部分藻种(Alexandrium spp.)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T),是重要的有害藻华(HAB)原因种.由于亚历山大藻属中的有毒和无毒藻种形态相似,且海水中亚历山大藻的细胞密度通常很低,因此,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 有害藻华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两种甲藻对人工海水中胶体磷的利用初探被引量:1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第1期95-101,共7页周理斌 林良师 柳欣 蔡毅华 黄邦钦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403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6112;4090604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J01277);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LMEB201103)
采用批次培养方法,研究了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lla)对胶体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并初步探讨了甲藻利用胶体磷的机制问题.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均能利用胶体磷生长繁殖....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胶体磷 东海原甲藻 链状亚历山大藻 碱性磷酸酶 
海水淡化浓排水中铜对2种海洋微藻的影响被引量:2
《水处理技术》2012年第6期44-48,53,共6页蔺智泉 高忠文 高学理 苏保卫 高从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623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061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AA09Z301)
研究了海水淡化浓排水中的金属铜对2种海洋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海洋原甲藻的影响。配制一系列含不同含量Cu2+的海水培养了2种海洋微藻,统计海藻生长过程中的藻细胞数量变化,做出不同Cu2+含量下海藻的生长曲线,了解Cu2+对海藻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海水淡化 重金属  海洋原甲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几株赤潮甲藻的摄食能力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2年第2期402-413,共12页张清春 于仁成 宋静静 颜天 王云峰 周名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602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2010CB428705);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40821004)
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在营养盐限制条件下,对6株赤潮甲藻对荧光标记的海洋细菌(FLB)、金藻(FLA)和两种粒径分别为0.5μm和2.0μm的荧光微球(FM0.5和FM2.0)4种摄食对象的摄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东海原甲藻对4种摄食对象均...
关键词:东海原甲藻 微小亚历山大藻 链状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 海洋原甲藻 微小原甲藻 海洋细菌 金藻 荧光微球 摄食 
磷酸盐不同补充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影响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11年第4期487-497,共11页周健 高春蕾 李艳 姜美洁 张镱 王宗灵 
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养殖海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2007DFA307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2010CB428703)
实验室条件下探讨经过磷酸盐限制后,2种不同补给方式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磷限制后,在一次性添加和脉冲式添加2种磷酸盐补充方式下,塔玛亚力山大藻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71d-1和0.63d-1,明显高于在f/2培养...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磷酸盐 光能转化效率(Fv/Fm) 毒性 
2006-2007年冬季长江口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0年第20期5569-5576,共8页黄海燕 陆斗定 夏平 王红霞 
国家863项目(2007AA09Z110);国家908专项资助(908-ZC-I-02);国家973项目(2010CB428702);浙江省生态建设基金(07/08);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项(JG200818)支持
分析了2006—2007年冬季长江口海域(121°-127°E,30°-32.5°N)19个站位0-10cm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共检出27种甲藻孢囊类型,其中自养型10种,异养型17种,异养型孢囊数量比为0.70。各站位孢囊种数在1-15种之间,孢囊平均密度在干重0.7-89....
关键词:甲藻孢囊 亚历山大藻 指示 长江口 
微小亚历山大藻及裸甲藻对黑鲷早期发育影响的比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年第5期585-590,共6页蒋玫 伦凤霞 夏培艳 黄师林 李磊 
上海市科委"登山行动计划"资助项目(06dz2015);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资助项目(2007M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0CB428705)
采用静水实验法,温度为(20.2±2.0)℃,并保持实验用水溶解氧为饱和溶氧的60%,分别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和裸甲藻的藻液与过滤海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稀释成约30 000、15 000和7 500 cell·mL-13个浓度组,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浓度组设...
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裸甲藻 早期发育 黑鲷 ATPASE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