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学

作品数:251被引量:2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孙旭红张尚英侯步云葛焕礼江湄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先锋与坚守者:20世纪《春秋》学转型的特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0-106,共7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X039);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21B063);四川省社会科学其他项目(BSQS2019Z03);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7ZDA010)。
20世纪前期,《春秋》学的转型在颠覆性的经学转型中独具特色,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无论是古史辨派的批判,还是古文经学者的改造,《春秋》学都是经学转型中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在学术上对传统《春秋》学内容与方法的坚持,社...
关键词:20世纪经学 《春秋》学 转型特征 二律背反 
《春秋》学文献研究二题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5-20,共6页孙振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TQ095)。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所谓的“得古文于坏壁之中”不涵盖“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根据二者得不出孔壁所出包括《左氏传》、刘歆认为《左氏传》出于孔壁的结论。《汉志》之《春秋》类的序文所称的“免时难”,指的是避免“大人当世...
关键词:《移让太常博士书》 《左氏传》 《春秋》类的序文 “免时难” “口说” 
由“义见微旨”注再论陆淳《春秋微旨》的撰作时间
《齐鲁学刊》2022年第6期33-44,共12页葛焕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代《春秋》学史”(15BZS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春秋》三传学术通史”(19ZDA252)之子课题“舍传求经与兼采三传:从中唐到明末的《春秋》学”。
多种证据表明《春秋微旨》不属于陆淳纂会啖助、赵匡之作而成的著作系列,但它还采用类似《春秋集传》的解经形式,以及对啖、赵经说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可断定其撰作于大历十年后至陆淳更为独立地撰著《春秋集注》之前。若将《春秋集传...
关键词:唐代经学 《春秋》学 陆淳 《春秋微旨》 《春秋集传纂例》 
经典诠释与制度塑造:汉代《春秋》学与孔氏殷后的证成
《人文论丛》2022年第2期3-13,共11页覃力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阶段性成果。
西汉在论证自身政权合法性的过程中,逐渐将经典中的“二王之后”落实到现实制度中,不仅完成了“通三统”观念的制度实践,也确立了此后王朝政治的制度传统。其中,因时势变迁,殷人之后殊难定断。儒臣遂有以孔子之后继殷统之论,但其证成过...
关键词:通三统 二王之后 《春秋》三传 孔氏谱系 
朱熹《春秋》学与清前期《左传》文章评点
《文艺评论》2021年第6期57-65,共9页庄丹 郭丹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闽台《左传》评点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XZW046)。
基于朱熹对《春秋》经学的阐释以及《左传》"事理"的认识,清前期的《左传》文章评点学达到前所未有的全盛期。传统观点一般认为理学与文学具有此消彼长的反向关系,而结合《古文渊鉴》《朱子论定文钞》《左传义法举要》《左绣》《批注春...
关键词:朱熹 《春秋》 《左传》 评点 
董仲舒《春秋》学之“异外内”--以何休为参照系被引量:2
《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31-37,共7页郭晓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25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BZX046)。
“异外内”之说,是两汉公羊学最为核心的义旨之一。由于两汉公羊师说大多失传,董仲舒之说相对零散,唯有何休留下系统性的公羊“异外内”说。何休的“异外内”说,在董仲舒那里大体已具。董仲舒的论说虽然语焉不详,但通过以何休为参照系,...
关键词:董仲舒 何休 《公羊传》 《春秋》 异外内 
林罗山的《春秋》学
《孔子研究》2021年第6期136-146,157,共12页张德恒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日本德川时期的中国《春秋》学研究”(项目编号:18CZW032)之阶段性成果。
德川日本(1603-1868)时期著名朱子学派儒者林罗山治《春秋》学根本程朱、推崇胡安国《春秋传》,同时兼攻《左传》《公羊传》《榖梁传》,重视对《左传》文法的领悟与揭示。林罗山《春秋劈头论》以设为问答的方式讨论了《春秋》与孔子之...
关键词:林罗山 《春秋》学 《春秋传》《春秋劈头论》 
“理一分殊”与《春秋》笔削——论胡安国《春秋传》的书法解释体系
《宋史研究论丛》2021年第2期276-291,共16页闫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春秋》学研究”(20CZX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安国一方面自称不拘泥“条例”,主张观圣人之心,“心解神受,超然自得”“反求于心,断之以理”;但同时又信《公羊》《谷梁》太过,执于以凡例褒贬说经,自创所谓“正例”“变例”的书法解释体系。实际上,此“义例”体系,是为了建构“书...
关键词:胡安国 理一分殊 《春秋》学 圣人笔削 凡例褒贬 
湖湘学派之历史哲学特色与渊源流变——以胡安国对程颐《春秋》学的承继发展为中心
《船山学刊》2021年第5期87-99,共13页左志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之交理学嬗变与诗文流变的双向考察”(17XZW027);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杜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宋元注杜倾向与杜诗学演变研究”(DFYZYGX202001)。
胡安国《春秋传》继承程颐观点而又有所突破,首先从主体心体先验的角度,强调“心”在解经中的作用,同时以心体之先验作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会得圣人之意的关键。以基于“夫妇,人伦之本”的家庭作为历史单位,以源自于此的父子、君臣之...
关键词:胡安国 程颐 历史哲学 湖湘学派 
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解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5期52-58,共7页闫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春秋》学研究”(项目编号:20CZX029)的阶段性成果。
全祖望修定《武夷学案》,称胡安国“私淑洛学而大成”,足见对其学术地位之推许。但按《伊洛渊源录》所载,胡安国何以“私淑洛学”,其中渊源考察未精,至于何以称“大成”,则其奥义更未分明,此问题学界未能深究。实际上,胡安国“私淑洛学...
关键词:胡安国 二程 道学 《春秋》学 荆公新学 内圣外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