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作品数:44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会垠吴怀东边家珍周生郝建杰更多>>
相关机构:滁州学院安徽大学上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军营文化天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阴山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试论曹操《苦寒行》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4期64-66,共3页黄慧敏 
曹操《苦寒行》一诗气韵雄浑,情感深厚,志意深远。历代评家多称此诗备言行军劳苦而哀怨忧愁,这一说法成为此诗的普遍理解,后世拟作亦多由此落笔。究其根源,诗中多有险山恶水、狠禽猛兽,诗人屡屡迷途徘徊,而诸家为“苦寒”二字所限。曹...
关键词:《苦寒行》 《东山》 志意 周公 
归乡途中的情感咏叹--《豳风·东山》赏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7期72-74,共3页张淼 韩再峰 
豳地由周人祖先公刘率先开发。周人又是重视农业的民族,因此《豳风》中的多首诗歌多带有农务色彩。《东山》这首诗包含了征夫在胜利后归乡途中的征役之思、家园之忆和闺阁之念。本文主要从这三部分对全诗展开分析,力求对诗歌有进一步了...
关键词:《东山》 情感咏叹 艺术呈现 
诗经别裁之《东山》
《半月选读》2022年第3期61-62,共2页扬之水 
“诗三百”,最好是《东山》。诗不算长,也不算短,而句句都好。它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又如此博大宽厚地属于每一个人。《东山》恐怕也是《风》诗一百六中最少争议的一篇。
关键词:诗三百 《风》 《东山》 诗经 一百六 
比较分析《采薇》与《东风》
《大观(论坛)》2021年第4期159-160,共2页徐侠 
《诗经》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爱情、婚姻、别离、思念、农业、渔猎、宴饮、劳役、祝颂等等。战争诗作为其中一个类型,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多上乘之作,如《邶风·击鼓》《卫风·伯兮》等,《采薇》和《东山》亦是其中佳作。文章从主...
关键词:《采薇》 《东山》 战争诗 
兄弟,我想你了
《民间传奇故事》2021年第3期37-37,共1页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
关键词:《东山》 四年 书疏 
论《豳风·东山》叙事时空转换的形成机制被引量:3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5-7,62,共4页王千平 
《豳风·东山》在情感抒发过程中掺杂着部分叙事的成分,这些叙事成分即场景的描绘。从空间叙事理论来看,场景的切换可以看作是一种叙事上的时空转换,如何实现这种时空转换,可以从外在环境的烘托、丰富物象的触发、情感的起伏变化这三个...
关键词:《东山》 叙事时空 环境 物象 情感 
诗情·诗思·诗心——“古典新读”之四:《豳风·东山》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郝建杰 
从文学接受角度讲,动人魂魄的诗作总是受人青睐;而从创作的角度看,诗人却未必追求这一接受效果,其所在意的恐怕仅在诗情、诗思与诗心的妥切。《豳风·东山》感发人心的缘由首在于弥漫天地的诗情,其诗艺的精妙又凭着诗人想落天外的诗思,...
关键词:诗心 诗思 诗情 豳风 古典 《东山》 接受角度 接受效果 
想念加尔维斯敦
《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第3期19-19,共1页郭辉 
外出打仗的士兵思念家乡,本是人之常情。由此而诞生的不朽诗章和乐曲,也更易于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早在《诗经》之中,就有很多表现士兵思乡的篇章,如《东山》《破斧》《击鼓》《扬之水》《陟岵》《采薇》《出车》《祈父》等。唐代李益...
关键词:《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经》 《扬之水》 激发情感 《采薇》 《东山》 士兵 
《诗经·豳风·东山》新读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10期93-95,共3页刘书刚 
《豳风·东山》选择了一个极具情感浓度的时间段落,抒写的是诗人行役结束、踏上归途之后的种种情绪,对于家园的想望构成了《东山》一诗的核心情绪。本文以独特而细腻的体悟方式,将诗中幽微的情愫进行了诗意化的描摹。
关键词:《东山》 行役诗 家园想望 诗意描摹 
东山(外一首)
《南风》2016年第4期116-116,共1页冰皑 
一个人,我,被天空牵引着,向着东山前进一级一级的石阶,倾斜着。
关键词:《东山》 文学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