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赋》

作品数:39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孔英民陈望衡赵逵夫冷卫国王紫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侨大学北京大学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读读写写》《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铜仁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赋蕴含的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以张衡《二京赋》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2025年第2期100-102,共3页李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科技创新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城市规划卷”唐以前词条编撰》(1100C080230084)。
汉代的诗赋等文学作品,虽然言辞多夸张华丽、诡谲缥缈,但涉及建筑的装饰、材料,尤其是木构等方面,在时代特定的知识限定下,诗赋中较少出现超前的构件名称。同时,古人崇尚文以载道,在华丽的辞藻下多是对于思想理念的阐释。汉赋所蕴含的...
关键词:汉赋 古代建筑 建筑思想 
“迁都争议”与“迁都话题”——试论东汉“迁都”赋的文本模拟与性质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30-139,共10页孙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赋文本与理论研究”(19AZW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形成、流变及其学术体系建构研究”(21&ZD252)阶段性成果。
东汉自杜笃《论都赋》以下,又有王景《金人论》、傅毅《反都赋》《洛都赋》、崔骃《反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京都赋作。杜笃《论都赋》与是否定都洛阳有关,有“迁都”长安主题,可称作“迁都争议”赋;王景《金人论》...
关键词:迁都争议 迁都话题 《论都赋》 《两都赋》 《二京赋》 
先有希望,还是先有坚持?
《十几岁》2023年第33期14-15,共2页杨丽芳(整理) 周洁(整理) 
十年写成《三都赋》张衡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让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少年时深有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但在当时的人看来,这是好高骛远。陆机听后,甚至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
关键词:《三都赋》 左思 好高骛远 毫无价值 陆机 《二京赋》 十年 笑话 
试论《汉志》经典化进程中张衡的文学成就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0年第5期24-36,共13页汪春泓 
在两汉一流文士接受《汉志》背景下,以刘向、刘歆、扬雄、桓谭、班固以及王充作为参照人物,有助于察看张衡如何在《汉志》规训下,形成其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及文章风格。这有利于我们寻找《诗》《骚》源头影响下中国抒情唯美文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六艺 《二京赋》 张衡 
修中诚《两都赋》《二京赋》翻译研究被引量: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谢波 侯健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学家修中诚的典籍英译研究”(2016CYY022)。
汉赋往往给人“虚辞滥说”“靡丽多夸”的印象,细读英国汉学家修中诚的《两位中国诗人——汉朝生活思想剪影》却并非如此。修氏在其作品中从独特的角度出发,以班固和张衡作为长安和洛阳历史兴衰的见证者,研究《两都赋》《二京赋》的文...
关键词:修中诚 《两都赋》 《二京赋》 
2018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年第2期243-258,共16页过常宝 林甸甸 
当代的古代文学研究,在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基本建设完善之后,随着21世纪的到来,钟摆回摆,学者们开始关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能提供何种文化范式与研究视角,而这一点又与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性相关,因此,从文化环境、发展路径、文化需...
关键词:先秦两汉文学 春秋时期 先秦文献 文本分析 出土文献 早期文献 清华简 《诗经》 先秦两汉时期 《二京赋》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 研究综述 
大汉帝国的壮丽赞歌——张衡《二京赋》中的主题辩
《人文杂志》2019年第10期74-79,共6页陈望衡 
《二京赋》是张衡最主要的作品,它的主题,一直被认为是讽谏,其实,这是对《二京赋》最大的误读。《二京赋》是大汉帝国的壮丽赞歌。中国文学史对于赋的功能一直存有偏见。几乎从汉代开始,关于赋的意义,就被认为是以“讽谏”为主题,其实,...
关键词:张衡 《二京赋》 汉朝 
谈《张衡传》中的“淡静”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19期30-30,共1页张华军 
我们先来看《张衡传》原文中的这句话: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
关键词:《张衡传》 《二京赋》 人教版 教参 
文本之基石与接受之多元
《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6-8,共3页范子烨 
文学的基石是文本,文学研究的基石是文本研究。文学研究者,应当动用一切手段,运用一切文献,解决文学文本中包含的一切问题,从而为文本研究提供有力的阐释。这就包括文本的文化背景,文本的接受过程,文本的价值界定乃至文本的当下意义等...
关键词:文本研究 古典文献 文学研究 《西京杂记》 文化遗存 《二京赋》 傩面具 文学文本 
张衡《二京赋》文体发微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8年第5期54-63,共10页黄燕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唐公牍文研究"(项目编号16CZW019)阶段性成果
张衡《二京赋》向来被视为汉代骋辞大赋的代表作。但与传统汉大赋相比,《二京赋》在功用上以针砭时风和文学争胜为主,不以娱悦、歌颂君主为旨。在写作上以讽刺为主,现实批判强烈,突破了汉大赋常规的"劝百讽一"模式。在赋旨上,于体物之...
关键词:张衡 《二京赋》 骋辞大赋 文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