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

作品数:6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鹤周志恩左敦凤李迪赵志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八一学校山西师范大学永州市第四中学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基础教育》《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指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以《张衡传》教学为例
《湖北教育》2024年第26期74-75,共2页李继平 
《张衡传》是湖北省职教技能高考语文考纲规定的4篇课外文言文考查篇目之一。它言简意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用词精准,是一篇经典的古代人物传记。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在疏通文意后深入研读,学会分析张衡的性格、志趣和成就,有效掌握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考语文 详略得当 人物传记 考纲 言简意丰 写作技巧 文言文 
读史家之言 感古人之风 学史传笔法——《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4年第8期41-43,共3页杨怡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表明,文言文阅读的素材一般选自《明史》《宋史》《旧唐书》《史记》,取材集中,古代人物传记更是高考考查重点。阅读学习古代人物传记,学生不仅可以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可以从古人身上学习崇高...
关键词:人物传记 文言文阅读 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张衡传》注释补遗三则
《中学语文》2021年第36期63-65,共3页陆宗成 
2020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20A030)的阶段性成果。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张衡传》一文中,有三处疑难的句子与词语,但教材却没有给出译注,笔者对其进行了补充译注。“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一句,可以译注为“张衡言谈举止,总是不慕名利,不喜欢与追名逐利的庸俗人来往”。“衡善机巧,...
关键词:语文教材 《张衡传》 注释 补遗 
科圣的“平衡之道”——《张衡传》品读
《语文学习》2021年第3期32-35,共4页吕彭丰智 
郭沫若评价张衡说道:“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在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有着“科圣”美誉,堪称“全才”:文学上位列“汉赋四大家之一”,《二京赋》与班固《两都赋》合称“双璧”,《归田赋》影响了后世陶渊明的“归田”系...
关键词:《两都赋》 汉赋 双璧 归田 机械学 陶渊明 地动仪 张衡 
《张衡传》中的传统文化教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21期27-28,共2页张海瀛 
高中阶段的传统文化教学以教材为基础,让学生在教材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符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张衡传》中的称谓文化是其集中的体现。如何让学生在基础学习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剥茧抽丝"?只有解决...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高中语文 称谓文化 
《张衡传》(第二课时)——第八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课堂实录
《语文教学研究》2020年第11期27-31,共5页丁丹丹 
一、导入新课师:人们常说,你能回顾多久的历史,就能前瞻多远的未来。历史人物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给了我们很多遐想和启迪。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南朝范晔笔下的张衡,读一篇文,走近一个人,体悟一种精神。
关键词:导入新课 第二课时 高中语文教师 展评课堂 基本功 范晔 第八届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张衡传》为例谈中学文言文教学
《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7期26-27,共2页周璐璐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一直以来也是急需突破的难点,本文以《张衡传》为范例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把握古文体特征,双线平行教学;二、立足文化视角,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三、教学与时俱进,渗透十...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信息化 文体 文化传承 
课堂互动对话 唤醒学生真我——以《张衡传》教学为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49-53,共5页赵志民 
文章以迈克尔斯、奥康纳和雷斯尼克“负责的言谈”的核心精神和借鉴埃里克松重构课堂情境的方法,考察《张衡传》一课课堂教学的对话引导与活动设计,教师对话时引导话语及语气会对学生的思考产生变化,教师通过话语调度互动对话引导学生...
关键词:互动 对话 课堂实践 教师引导 
谈《张衡传》中的“淡静”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19期30-30,共1页张华军 
我们先来看《张衡传》原文中的这句话: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
关键词:《张衡传》 《二京赋》 人教版 教参 
论张衡的人生价值与《张衡传》的教学价值
《中学语文》2019年第9期32-33,共2页郑志荣 
《张衡传》作为古代经典,一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那么,经典永流传的理由何在呢?文中的传主张衡的价值又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人为为人"。"人为为人",是复旦大学教授苏东水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提炼与总结,意思是中国文化和作为文化承载者的...
关键词:《张衡传》 教学价值 人生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 人为为人 中国文化 为社会服务 古代经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