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还乡》

作品数:61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家骏张立马文杰张瑜杨凯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学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年只知项羽勇,中年方懂刘邦难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9年第9期16-17,共2页温乎 
曾读过一篇叫《高祖还乡》的元曲文章,它借用熟悉汉高祖刘邦底细的乡民口吻,从头到尾把刘邦调侃了一遍:“你本是做亭长耽几杯酒……曾在俺庄住,也曾与我喂牛且草,拽坝扶锄头……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关键词:刘邦 项羽 少年 中年 《高祖还乡》 汉高祖 亭长 
《高祖还乡》中被忽略的乡民形象解读
《语文学刊》2016年第17期6-7,共2页何永波 
元人睢景臣的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之所以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自有它的"新奇"之处。表象当中"这个乡民"对刘邦归乡场面的戏谑、嘲笑以及对刘邦本人"根底"的揭露大快人心,实质上是读者与观众心理的情绪与"这个乡民"心理情绪...
关键词:睢景臣 刘邦 乡民形象 高祖还乡 
浅谈雎景臣《高祖还乡》的创作手法与产生条件
《参花(下)》2015年第8期145-146,共2页马文杰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其辛辣幽默的笔法,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嘲弄与讽刺。那么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能够产生?并且还能够流传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雎景臣的代表作。雎景臣,字景...
关键词:《高祖还乡》 产生条件 创作手法 封建统治者 写作态度 代表作 散曲家 本纪 
以质疑精神教学《高祖还乡》
《科学咨询》2015年第31期101-101,共1页曹陵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是现行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编排在粤教版必修三的第四单元第19课。它历来被视为优秀的元曲。在教学时,我先安排学生自学,然后由学生推荐出代表上台讲授。通过查资料,他们讲解的内容都没有偏离教学参考书的内容。
关键词:教学内容 精神 教学参考书 学生 
入木三分骂亦精——析读讽刺喜剧《高祖还乡》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9期161-162,共2页张立 
《高祖还乡》成功运用了讽刺手法,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体现了作者睢景臣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愚民不可救药的悲凉感喟,以其明确的价值立场和独到的艺术标尺,与现实做着永不妥协的对抗。本文试图从睢景臣写作时采用的...
关键词:讽刺手法    
《高祖还乡》的陌生化解读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1-135,共5页夏艳萍 
"陌生化"意味着"使其陌生",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它昭显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纯艺术观。以"陌生化"为基点,俄国形式主义构建了一个自主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在《高祖还乡》中,睢景臣通过陌生化的艺术处理,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正...
关键词:陌生化 《高祖还乡》 解读 
《高祖还乡》讽刺艺术浅析
《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31期65-65,共1页王子欣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散曲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睢景臣因创作此曲,而被列入优秀散曲作家之列,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钟嗣成,在他的《录鬼簿》中说,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
关键词:《高祖还乡》 讽刺艺术 戏曲作家 《史记》 封建皇帝 《录鬼簿》 艺术成就 艺术特色 
《高祖还乡》的“戏里戏外”——鉴赏《高祖还乡》的对比艺术
《读写月报(高中版)》2012年第10期46-47,共2页梅其涛 
四海纷争,群雄逐鹿,时势造英雄,刘邦定天下。正所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震四方’”.高祖决定荣归故里。目的何在?他曾经的战友项羽说得好:“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者?”归乡之旅,本为荣耀之旅.遗憾的是.在...
关键词:《高祖还乡》 对比艺术 鉴赏 时势造英雄 睢景臣 项羽 
一个被剥开了神圣威严外衣的皇帝——读睢景臣的散曲《高祖还乡》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6期14-15,共2页冯秀君 
睢景臣的散曲《高祖还乡》是元散曲中现实性最强的作品,它并没有重复前人正统的颂圣老路,而是从高祖还乡这一古老的历史题材中别出心裁地开掘出了新意,出尽了这位汉高祖的洋相,层层剥开他神圣威严的皇帝外衣,还他以无赖、流氓的本来面...
关键词:元人散曲 《高祖还乡》 新奇之作 
论《高祖还乡》的独创性
《文教资料》2011年第13期8-9,共2页徐海英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这首曲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两个方面的独创性:一是在散曲中运用了戏曲"代言体"的形式;二是主题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把矛头直接指向至高无上的皇权,而且敢于直露地斥骂皇帝,是对君权神授的挑战和天子至尊的抨击。
关键词:《高祖还乡》 “代言体”形式 批判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