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

作品数:906被引量:117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海江傅荣贤孙振田王齐洲伏俊琏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论六家要旨》到《汉书·艺文志》的思想变迁——兼论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形成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曹婉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代儒家政治哲学的生成研究”(项目编号:24BZX025)的阶段性成果。
《论六家要旨》和《汉书·艺文志》中的观点代表了汉人对先秦诸子的不同看法。尽管先秦诸子派别各异,但究其思想宗旨,都是为当时的政治纷争提供一种“治世之方”。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撰写于武帝年间,《汉书·艺文志》成书于东汉前...
关键词:《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 道家 儒家 
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评一种关于庄子思想的新阐释
《人文论丛》2024年第1期371-377,共7页陈翠婷 
一、从隐士哲学到政治哲学冯友兰先生论先秦诸子之起源时在刘歆“诸子出于王官”说的基础上提出,儒、墨、阴阳、名家、法家专重于用世,专重于“学以致用,卖与帝王家”,而道家哲人深受隐士人生态度的影响,自觉地与政治权力保持着距离。...
关键词:庄子思想 冯友兰先生 老子传 生平经历 《庄子传》 《汉书·艺文志》 隐士 思想风格 
从“历象明时”到“深观阴阳”——阴阳家之流变、方法与旨意综观
《周易研究》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黄敦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诸子综合研究”(15ZDB0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哲学视域中宋明儒学文本经典化架构研究”(19BZX049);《民藏》编纂工程首批课题:“《管子》民论思想研究”(HX22065)。
阴阳家较早出现,但直到战国末期才成大盛之局。回到带有“原点”性的《汉志》以探究其原因,则至少要注意学术流变的几个层面:首先,《汉志》与《尚书》同样将阴阳家溯源到历象明时的羲和之官,《宋司星子韦》《吕氏春秋·制乐》《史记·...
关键词:阴阳家 《汉书·艺文志》 史官传统 深观阴阳消息 终始 天下治理 
《孟子》何以入“经”
《团结》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李广良 
《孟子》是“十三经”的最后一“经”。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共有七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孟子》有十一篇。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十一篇即七篇加上《性善辩...
关键词: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 《孝经》 《汉书·艺文志》 滕文公 梁惠王 十三经 
“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说平议——兼论西汉文章存录方式的演变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6-75,共10页伏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子集兴替:中古学术著述方式的转型”(21FZWB074)。
余嘉锡《古书通例》提出“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说,其学理依据在于诸子与文集在著述形态上的相似,后世文集中的诸多文体亦可溯源至诸子。晚近的目录学家根据今存西汉子书中的各体文章、《汉书》的相关记载,将现存的西汉文章视作其作...
关键词:秦汉诸子 文集 《汉书·艺文志》 西汉文章 
《汉书·艺文志》与先秦诸子学说
《汉字文化》2021年第14期195-196,共2页李鑫鑫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史志书目,著录了西汉及先秦时期的作品,后人考见先秦各学术流派授受源流之津逮,清代学者称:"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①《汉书·艺文志·诸子...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先秦诸子 王官之说 九流十家 
君子:经典里的理想人格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6期97-100,共4页陈锋 
理想人格即完美形象,是人们对于现实人生的规划设计和榜样建构。在中国文化经典中,"君子"代表的是理想人格。一、《诗经》中的君子是生民树立的人格模范《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俗称...
关键词:春秋中叶 诗三百 采诗 诗歌总集 西周初年 理想人格 《汉书·艺文志》 现实人生 
“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义辨--兼论宋钘思想的成分及其学派归属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8,共8页揣松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诸子学通史”(19ZDA244)。
《汉书·艺文志》“《宋子》十八篇”,班固注曰:“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意本明白,即宋子为荀子称道过,所著书中有黄老思想特质。但苗润田、白奚相继发表新说,释此句为:孙卿以黄老观点称论宋子学说。然而,从《汉书·艺文志》班注的...
关键词:宋钘 《汉书·艺文志》 班固注 道家 黄老之学 墨家 
《汉书·艺文志》中的“太一”考释
《文化学刊》2020年第11期222-225,共4页陈靖 
"太一"一词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中频繁出现,可见其对汉代影响较大。通过比较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发现,这些"太一"的含义各有不同,它或与汉代的宗教活动、天文学、神话以及占卜有极大关系。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太一” 宗教崇拜 天神 星象 占卜 
“新子学”的历史维度及其整体观念——关于《五论“新子学”》的思考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李小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元代行政管理下汉传佛教社会研究”(19CZJ008);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教育文化学视阈下河南省中学教师师德培育的主体身份建构与路径研究”(5101129300020);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课题资助。
《五论“新子学”》的发表,意在厘清经子关系和提供一种诸子学研究的整体性视野,从而赋予“新子学”更为开阔的研究理路。经与子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旧有的经学话语中,关于子学异端化的历史性误解,因为诸子学在历史情境...
关键词:《五论“新子学”》 《汉书·艺文志》 经子关系 整体观 国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