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74被引量:17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汉刺史“居部九岁举为守相”考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204-208,共5页蒋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17ZDA180)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以刺史监察郡国,是两汉官僚制度中一项重要举措,顾炎武曾誉其为“百代不易之良法”①。关于汉代刺史及刺史制度,目前已有诸多讨论。②不过其中一些具体规制仍有待辨析,如刺史迁转中的“居部九岁举为守相”问题。这一规定最早见于《汉书...
关键词:薛宣 郡国 官僚制度 两汉 《汉书》 刺史 迁转 顾炎武 
《汉书》误文订正一则
《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34-34,共1页孙晓磊 
《汉书》卷九。《酷吏传》:昭帝时,(田)广明将兵击益州,还,赐爵关内侯,徙卫尉。后出为左冯翊,治有能名。宣帝初立,代蔡义为御史大夫,以前为冯翊与议定策,封昌水侯。岁余,以祁连将军将兵击匈奴,出塞至受降城。受降都尉前死...
关键词:《汉书》 订正 御史大夫 中华书局 酷吏 益州 宣帝 匈奴 
金关汉简中的翟义同党陈伯阳及相关问题
《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199-204,共6页刘乐贤 
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0-0004)
西汉末年,汉王朝的统治力量日渐衰弱,外戚王莽逐渐掌控朝政,并最终以所谓禅让的方式取代汉祚,建立了新莽王朝。王莽因为兴起于人心思变的时代,其代汉立新的过程总的说来比较顺利,但也遇到过一些反抗。从《汉书》的记载看,居摄元...
关键词:义同 汉简 西汉末年 《汉书》 王莽 王朝 反抗 记载 
标点本《汉书·地理志》断句商榷一则
《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122-122,共1页凌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7400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猇犹,侯国。莽日利成。”句下小字注云:
关键词:中华书局标点本 《汉书》 地理志 断句 
“古者重武官”辨
《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26-26,共1页陈奕玲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之际将相分职已经成为官僚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文官与武官的称呼却到汉代才出现。《史记·叔孙通传》载:“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关键词:武官 《秦始皇本纪》 《汉书》 中华书局 《史记》 制度改革 春秋战国 “武” 
点校本《汉书》、《史记》中的一个句读勘误
《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44-44,共1页贾丽英 
关键词: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 《史记》 勘误 句读 颜师古注 霍去病 平阳 
陈下之战、垓下之战是两事——与陈可畏、辛德勇商榷被引量:7
《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施丁 
楚汉战争后期发生了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两次战役。陈下在今河南淮阳 ,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史记》、《汉书》记载都是清楚无误的。所谓垓下在古陈邑 ,或谓“垓下”应为“陈下”的讹误 ,都嫌证据不足。
关键词:垓下之战 陈下之战 陈可畏 辛德勇 楚汉战争 《史记·项羽本纪》 《汉书》 
“约法三章”小考被引量:4
《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173-176,共1页张继海 
关键词:三章之法 荀悦 《汉书》 杀人者 《汉纪》 
明朝老年政策述论被引量:8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110-120,共11页林金树 
明朝老年政策述论林金树人类世代相传,有幼必有老。老年群体的存在,是任何国家的共同现象。人到老年,由于逐渐失去工作能力,而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对他们如何做到既养其终,又尽其力,这是衡量社会文明发达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促...
关键词:老年政策 老年人 《明史》 《明太祖实录》 养济院 孤老 致仕 《汉书》 食货志 王世贞 
论长城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被引量:14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140-152,共13页李凤山 
论长城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李凤山长城与长城带矗立在中国北方干旱农业区与干旱草原之间的世界人造奇观——万里长城,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构成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长城带 各民族 中国民族关系 各少数民族 民族融合 中心地位 历史过程 长城沿线 畜牧业 《汉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