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74被引量:17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汉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书》在俄罗斯的译介研究
《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49-57,共9页常洁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182)。
《汉书》在俄罗斯的译介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与俄罗斯汉学的兴起、发展、成熟有密切的联系。18世纪受欧洲“中国风”影响,俄国汉学家将《汉书》的治国思想译介到俄国社会;19世纪《汉书》成为俄国认识东方历史的重要文献;十月革命以后,苏...
关键词:《汉书》 历史典籍俄译 俄罗斯汉学 
古今之变与学科内外——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视野和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219-225,共7页宋声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编号: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应先明了学人研究的古今之变及其背后“儒林”与“文苑”的升降问题。当人们习惯性地说出“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之类的话语时,习焉不察的是这类言语里的“文学”并非中国固有的“文学子游子夏”中的“文献博学...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概念认识 古今之变 《汉书》 《史记》 游子 儒林 文苑 
《汉书》选录“西汉之文”的标准探赜——兼谈《汉书》对于《史记》引文的超越
《晋中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王泽宇 
《汉书》收录各类西汉之文共计1010篇,文体共33种,按类别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通过梳理可知,以赦罪免罚、封侯赏爵、厚养万民的“尊刘汉”政治意识和以农政为本、经世致用、广重阴阳的“重实用”学术理念是班固遴选西汉之文...
关键词:《汉书》 班固 西汉文 诏令 奏议 
《史记》(汉代部分)和《汉书》“如”字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汉字文化》2025年第3期1-3,共3页奉康欣 
列举《史记》(汉代部分)和《汉书》中“如”的所有用法。先分别对“如”的每种用法横向对比考察,并列举相应语料进行佐证,再纵向统计对比分析《史记》(汉代部分)和《汉书》“如”的整体用词占比差异,简要探讨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如” 《史记》 《汉书》 用法列举考察 统计分析 
“兰台制度”对班固作品的影响
《今古文创》2025年第3期52-55,59,共5页潘盈熹 
班固在汉代兰台任职时期,受到兰台制度之下官职职能、兰台性质的影响。史学方面,班固受命修撰《汉书》,使得《汉书》成为代表汉代统治者官方的正史《汉书》中的内容也体现出班固维护汉王朝的“尊汉”思想。另外,前有孔子著《春秋》、太...
关键词:兰台 兰台制度 班固 《汉书》 
班婕妤的“妇道”和“副道”
《炎黄春秋》2025年第1期66-66,共1页
班婕妤,《汉书》著作人班固祖姑,名不详,名气大。因文采斐然,钟嵘列之十八位上品诗人中。博玄赞曰:“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匡君。纳侍显德,谠对解纷。退身避害,云邈浮云。”婕妤,皇帝嫔妃称号,武帝设,系皇后以下最高等,元...
关键词:昭仪 《汉书》 避害 妇道 喜新厌旧 文采斐然 班固 嫔妃 
从谷物崇拜到健康饮食 超越“果腹”的五谷
《国家人文历史》2025年第2期128-135,共8页向衡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社稷神明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社会的基石,而“五谷”作为粮食的代表(或统称),与百姓的生计息息相关。《汉书·食货志》就曾引用战国时期李悝说的一段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
关键词:健康饮食 食货志 李悝 战国时期 五谷 《汉书》 民以食为天 生计 
《史记》与《汉书》中的张良形象对比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王紫琼 
《史记》与《汉书》都塑造了张良心怀复仇之志的任侠形象、运筹帷幄的谋士形象、事了拂衣去的隐士形象,但两部史书在具体书写时存在差异,《史记》多用细节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对张良这一人物进行刻画,《汉书》在描述张良时语言更简洁...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张良 人物形象 
汉代的“三老官属”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4年第6期14-14,共1页陆德富 
西汉地方有三老,以年长者为之,掌地方之教化。《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称其为“非吏比者”(中华书局,1982年,页1430),可知并非官府佐吏。《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仅云“乡有三老”(中华书局,1962年,页742),其实县亦有三老,习...
关键词:百官公卿 三老 《汉书》 非吏比者 中华书局 《史记》 年长者 《平准书》 
《汉书》“三才”农耕思想探析
《镇江高专学报》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李晓雨 陈莉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天”“地”“人”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古代农业生产活动致力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汉书》记载的西汉及汉以前的农业政策紧紧围绕“三才”思想而制定,这些政策考虑到农...
关键词:《汉书》 农耕思想 “三才”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