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品数:2174被引量:179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其泰曾小霞潘定武胡继明汪春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史记》《汉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记》《汉书》“论赞序”语气类成分及相关句式比较研究
《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张雨涛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东亚汉字文化圈《切韵》文献集成与研究”(19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门绝学”与国别史研究专项“敦煌本王韵与唐宋诸本韵书比较研究”(19VJX126)。
以《史记》和《汉书》的“论赞序”为考察对象,全面统计比较两者在语气类成分(语气词、叹词、表语气组合)上的使用差别。综合来看,《史记》的语气类成分较之《汉书》在使用类型和总数上都要丰富,而且几类表言说主观性的语气词使用数量...
关键词:《史记》 《汉书》 语气类成分 使用差异 表情态手段 
董仲舒在淮南王案审理中的影响——基于《史记》《汉书》的考辨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王泽春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BS018);西南政法大学资助项目(2019XZQN-1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SKGH004)。
在没有亲自参与的情况下,董仲舒仍在淮南王案审理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吕步舒担任主审官并不是出于其师董仲舒的推荐,但是汉武帝之所以任命他担任主审官,主要考虑到他是董仲舒的弟子,以期他能以董仲舒的思想审理淮南王案。事实证...
关键词:董仲舒 吕步舒:淮南王案 《春秋》决狱 君亲无将 
论《汉书》以汉德为尚之叙事手法——以《史记》《汉书》异同为讨论中心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39-47,共9页潘铭基 
《汉书》继《史记》而作,以为汉绍尧运,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班固作为汉臣,以后汉臣子的身份编撰前汉的历史,殊不简单。以《史记》与《汉书》所载异同为讨论中心,从“述而不作”的叙事传统、歌颂汉德的叙事手法、互见之例以见褒贬忌讳...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叙事 互见文献 
蒯通形象嬗递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人物书写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16-25,共10页杨玲 马皓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韩非子》互见文献整理与研究(21BZW078)。
蒯通是秦末汉初著名策士,《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均对其有载。对读三部典籍的蒯通书写,可以发现相关文本在细节上存在变化和差异,从而使蒯通形象呈现出权变之士、利口之覆邦家者、乘时徼利之人的嬗递。对此进行分析可以管窥不同...
关键词:蒯通 形象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人物书写 
《史记》《汉书》疏证示例——兼说史文裁接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23年第2期66-89,共24页杨胜强 
比较《史记》《汉书》,前贤成果虽夥,然,“就两书内涵的丰富而言”,仍有发明。是所获诸例,全非二书相异,亦有《史记》内部存异而《汉书》因之同例。今校所示:史文兼存诸多杂糅、失序;战事相关之人,战功同时相冠,而冠时或是或非;校字疑误...
关键词:《史记》 《汉书》 疏证 示例 裁接 
从贾谊传记看《史记》《汉书》的差异及其意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1期15-20,94,共7页郭春林 覃彦霖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古代岭南祠庙文学研究”(17AZW009);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黄庭坚蜀中涉病诗文研究”(202319)。
《史记》《汉书》对贾谊传记的叙写有较大差异。司马迁将屈原、贾谊合传,对二人的不遇经历深表同情,并谤刺了世道的不公,笔含感情,气势奔放;而班固则有意收录了贾谊的政论文,着力描述了贾谊的政治活动,叙事严正,情感内敛。上述差异源于...
关键词:《史记》 《汉书》 班固 儒学 
对比分析《史记》《汉书》本纪中的汉代“帝王”形象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2期8-10,共3页马建华 
《史记》《汉书》本纪中记载了众多的“帝王”形象,是今人研究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和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史记》《汉书》本纪中“帝王”形象的异同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对当时社会环境下统治阶层的治理方式和思想内容有所了解。同时,...
关键词:《史记》 《汉书》 汉代 帝王 
《史记》《汉书》刘邦定三秦记载比较分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2期21-23,共3页李自兰 
“刘邦定三秦”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和记录,通过对两部史书中的记载比较,能够对具体的历史内容进行更正了解,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中刘邦定三秦的记载内容分析,结合其他史料内容,...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刘邦 定三秦 记载 比较 
《史记》《汉书》之董仲舒书写析较
《衡水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15,共5页董金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董仲舒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ZD202125)。
《史记》《汉书》皆记述董仲舒之生平及成就,《史记》将之置于《儒林列传》中,《汉书》则为之单独立传。《史记》所载稍简,共六项;《汉书》则颇详细,增减为八项,较诸《史记》,所增项目虽然有限,但篇幅则多达二十余倍。究其原因,一是《...
关键词:董仲舒 《史记》 《汉书》 班固 儒学 
《史记》《汉书》第九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3年第9期4-8,共5页朱自清 
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
关键词:《战国策》 《国语》 《汉书》 《尚书》 《史记》 《春秋》 纪传体 《左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