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

作品数:40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潘显一刘永海汪志斌戴念祖郭健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理论界》《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科纵横》《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宗教学研究》2006年总目录
《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216-220,共5页
关键词:宗教信仰 《宗教学研究》 弥勒信仰 《化书》 蒙文通 事工 道教戒律 人间佛教 目录 检索工具 
论谭峭《化书》的治国思想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冯永刚 
谭峭《化书》以“化”为核心,认同循环演化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了“均食而俭”的道教治国思想,提倡以“俭”治国,认为儒家“五常”并非治世良药,需要以道教治国思想为基础,因此强调统治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减少个人私欲,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
关键词:谭峭 化书  治国思想 
《化书》的“社会和谐”思想刍议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136-138,共3页汪志斌 
《化书》的和谐思想涉及人自身的和谐、人际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诸多方面,本文力求通过清理《化书》关于“社会和谐”的理想构想,并探讨这种理想的现实性基础与条件,而从思想上追溯《化书》社会和谐思...
关键词:《化书》 社会和谐 生命 
道家、道教思想的历史转折——简评《隋唐道家与道教》
《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180-181,共2页朱哲 
关键词:道教思想 道家 历史转折 简评 《玄珠录》 中国思想史 隋唐五代 司马承祯 《化书》 唐宋时期 道教史 成玄英 张志和 杜光庭 文化史 吴筠 坐忘 外篇 
五雷正法渊源考论被引量:4
《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14-21,共8页刘仲宇 
文章对北宋末兴起的“五雷正法”之渊源作了初步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五雷正法其源在自南北朝及唐流于宋的北帝派,它的重要特征是符■法术与内丹相结合,采纳南宗丹法比较突出。而这类内丹外法思想,启端于五代谭峭,并非始于...
关键词:五雷正法 渊源 考论 道教 北帝雷公法 雷公篆 召役五雷 《化书》 
道教艺术美论三题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12-18,共7页潘显一 
“大巧若拙”是道教从道家继承下来的艺术美学观点,“忘笔知书”是道教在此基础上创造的艺术技巧论,“不能者听”是道教提出的艺术鉴赏技巧论。它们从三个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阐述了道教艺术美学技巧观点,对古代艺术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藏》 艺术美论 《化书》 《太上妙法本相经》 道教艺术 《太平经》 《伊川击壤集》 艺术技巧论 艺术美学 美学思想 
再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
《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2期24-30,共7页姜生 
再论道教伦理对儒家纲常伦理的弥补功能姜生道教伦理乃是应于早期中国封建伦理的危机而产生,它标志着中国伦理思想的新进展。面对危机的形势,道教伦理对纲常伦理进行思想性和操作性的弥补;这种弥补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其一,道...
关键词:道教伦理 纲常伦理 《太平经合校》 儒家伦理学说 《太平经》 生命伦理 《化书》 《道德经》 抱朴子 藏外道书 
《化书》
《宗教学研究》1983年第2期31-31,共1页
道教书名。6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化,共110篇。五代时道士和道教学者谭峭作。见《谭峭》。
关键词:道教学 谭峭 书名 代时 道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