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作品数:532被引量:1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亚丁李建军夏益群张捷牟学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俄罗斯文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翻译:意义筹划与突显论 以《静静的顿河》中译为例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6年第2期46-54,共9页赵小兵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俄汉互参式意义重构的译学研究"(13BYY163)的阶段性成果
探究文学语篇中的"意义",把哲学解释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运用于译学研究,从译者的翻译行为角度,论述一种新的翻译"意义"观——译者对意义的筹划与突显。主要从金人先生和力冈先生翻译的《静静的顿河》中举例,进行翻译研究。
关键词:文学翻译 意义筹划 意义 突显 哲学解释学 翻译实证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的文学伦理学分析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袁顺芝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俄罗斯文学经典电影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5Z051)成果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关于顿河流域哥萨克广阔历史生活的史诗,提出了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1)犁与刀:身份的伦理悖论:(2)水与火:情感的伦理困境,(3)红与白:性格的伦理矛盾,(4)逃离与回归:人性的伦理选择。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理论,分...
关键词: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哥萨克 伦理悖论 
近十年俄罗斯肖洛霍夫学回顾被引量:3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4-11,共8页刘亚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肖洛霍夫研究史”(05BWW012)成果
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2005年)以后,俄罗斯肖洛霍夫学的进展同样值得关注。两本《肖洛霍夫百科全书》各具特色。围绕肖洛霍夫与索尔仁尼琴的关系、通过《静静的顿河》的手稿整理和著作权辩难,"肖洛霍夫学家"与"反肖洛霍夫学家"继续争鸣...
关键词:俄罗斯 肖洛霍夫学 索尔仁尼琴 《静静的顿河》手稿《静静的顿河》著作权 
肖洛霍夫陪伴我们追寻真理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Ю.А.德沃里亚申 段丽君 
本文追踪20世纪俄罗斯社会对肖洛霍夫作品思想-艺术创新的接受与评价过程。通过分析,形成作者的观点:肖洛霍夫的美学和意识形态发现,在人民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是确定价值指向举足轻重的标杆。文章特别指出,在伟大卫国战争前夕及战争...
关键词:M.A.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人民生活主题 艺术尝试 意识形态斗争 重建完整性 
权力视阈下对《静静的顿河》的屏幕化解读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38-42,共5页朱秋佳 
佳木斯大学重点项目<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状况研究>(编号2014WZD09)阶段性研究成果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中独特的文学现象,电影是解读作品的一种方式,《静静的顿河》曾经三次被改编成电影,通过改编这一社会文化实践,可以一窥苏联时代的文艺状况,印证电影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苏联电影 改编 
在作家故里探讨肖洛霍夫的创作奥秘:——2011年维约申斯克肖洛霍夫国际学术会议侧记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4期137-140,共4页刘亚丁 
一、经典内外 维约申斯克镇静静地守候着静静的顿河,顿河在镇子东边转了一个急弯,像一柄箭弓一样。骑在马上的葛利高里戏弄担水的阿克西尼娅的雕像,就矗立在箭弓顶点的河岸。站在这里,你分不清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小说里,你仿佛走进了《...
关键词:国际学术会议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侧记 创作 故里 作家 葛利高里 
《俄罗斯文艺》2010年总目录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俄罗斯 《静静的顿河》 短篇小说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 肖洛霍夫 文艺 2010 目录 检索工具 
论《静静的顿河》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图景被引量:2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3期59-62,共4页刘冬梅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静静的顿河》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情景交融是贯穿"意象"——"意境"——"境界"发展过程的一条链索。意象使人言能尽意,主要满足人思索社会人生的审美需要。意境使人慰藉心灵,主要满足人抒情言志的审美需要,和平...
关键词:情景交融 意象 意境 境界 
经典与机构的博弈:肖洛霍夫中心化过程略考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2期10-14,共5页刘亚丁 
国家社科基金<肖洛霍夫研究史>项目(05BWW0012)成果
在肖洛霍夫创作的初期(1925年-1938年)拉普的、或其他的持庸俗社会学批评观的批评家给予他激烈的抨击,持庸俗社会学观念的握有权力的人们也给肖洛霍夫极大的压力,要他更改《静静的顿河》的内容和人物的命运。在长达14年的创作过程中肖...
关键词: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庸俗社会学 中心化 
《静静的顿河》在20世纪30-40年代苏联评论界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2期15-20,共6页李志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肖洛霍夫研究史>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5BWW012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静静的顿河》出版,评论家们围绕着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及风格等方面展开了争论。由于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资料匮乏,本文力图对此进行较为详细的评析。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 主题 情节 人物 风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