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拜厄特

作品数:73被引量:10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成贺徐蕾孟育凤金冰苗勇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镜城突围:A.S.拜厄特《占有》中的玻璃棺意象再探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0期32-37,62,共7页任育杰 
在《占有》中拜厄特改写了格林兄弟的玻璃棺童话,随后她又将玻璃棺意象在小说中进一步符号化,颠覆了传统“物化女性”的解读方式,传达出她对当代女性困境和男女关系危机的思考。具体而言,一方面作为栖居之地的玻璃棺不再指向女性被动、...
关键词:童话改写 玻璃棺意象 两性关系 男性凝视 
拜厄特《中国龙虾》对马蒂斯绘画的文学回释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99-112,共14页杨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诗学观念研究”(22XWW007)。
A.S.拜厄特以亨利·马蒂斯的女体画为基底,在《中国龙虾》中架构起一个由读者、人物、马蒂斯以及作家共创的复式立体的跨媒介互文本空间。文本首先预设了读者能够从作为副文本的马蒂斯绘画中识辨出生命明暗色彩的对张式共存;其次,通过...
关键词:A.S.拜厄特 《中国龙虾》 亨利·马蒂斯 看见 生命 
物语蒙太奇:《传记作者的故事》生命书写之“诗与真”
《国外文学》2024年第2期140-151,共12页杨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诗学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叙写方式”资助。
在《传记作者的故事》中,物本身作为重要的线索贯穿于小说始末,借物言说的蒙太奇布局则搭建了该作显性的叙事结构。借助于蒙太奇特有的统辖各类物素的功能,拜厄特及其笔下人物将零散和孤立之物组装整合起来,构建出不同寻常的蒙太奇叙述...
关键词:A.S.拜厄特 《传记作者的故事》  蒙太奇 生命书写 
流转的生命:《石头女人》对皮格玛利翁故事的双重活现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杨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诗学观念研究”(2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叙写方式”资助。
A.S.拜厄特的《石头女人》以奥维德《变形记》中的皮格玛利翁故事为蓝本,从媒介和形象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双重活现,表现出对衰老、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作家首先置换了皮格玛利翁借助刻刀雕琢“象牙姑娘”的过程,在运用极具质感...
关键词:A.S.拜厄特 《石头女人》 活现 皮格玛利翁故事 生命流转 
A.S.拜厄特:《占有》与它扭转的一切
《世界博览》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赵小斌 Emily(图) 
2023年11月16日,英国著名作家、学者A.S.拜厄特在亲人陪伴下于家中安详离世,享年87岁。拜厄特曾被《泰唔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英国50位伟大作家”之一,这位出身于文学世家有着浓郁的剑桥背景和学术底色的才女,一直以来备受全球读者的...
关键词:拜厄特 《占有》 文学世家 学术交流 汉译本 普通读者 深刻印象 
哲学诠释学视角下《占有》中的主体间性
《外语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81-87,共7页徐明莺 司文畅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从主体间性到文化间性:当代英国小说的跨文化叙事研究”(项目编号:L22BWW002)。
当代英国作家A.S.拜厄特在《占有》中以一种诠释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作为女性历史经验和生存经验的主要传递机制。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小说体现的两种诠释学主体间性的显现方式可被总结为思辨性阐释和视域融合。哲学诠释...
关键词:A.S.拜厄特 哲学诠释学 主体间性 女性经验 
过去是不能被占有的——对《占有》中爱伦日记的分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150-156,共7页马世瑜 
A.S.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叙述,围绕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描绘,在过去与现在的交汇之中,爱伦·艾什的日记充分展现了二者之间的占有关系。爱伦·艾什的日记中有撰写、有修改、有留白,通过对过去痕迹的覆...
关键词:《占有》 A.S.拜厄特 爱伦·艾什 日记 踪迹 
一部“传奇”的“财富”:《占有》中之尚秘好奇心与激情生命
《国外文学》2023年第1期143-152,共10页杨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诗学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2XWW007)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项目“A.S.拜厄特小说的叙写方式”资助。
“传奇”一词在拜厄特《占有》中具有导读性地位。借助于传奇在形式、选材与时空层面的自由灵动,《占有》打破了惯常圈囿小说形式的藩篱,以“帕里斯的选择”为元故事,演绎出兼容格林童话、维多利亚浪漫传奇及当代学者探秘历程的系列框...
关键词:A.S.拜厄特 《占有》 传奇 尚秘好奇心 激情生命 
诠释缺失——拜厄特《艺术作品》中的视觉性文本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2年第2期161-170,共10页姚成贺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A.S.拜厄特批评思想研究”(编号:2020NTSS09)的部分成果。
拜厄特的批评思想涉猎小说创作与文学批评两个互为关联、相互交融的领域。一方面,拜厄特以叙事的形式呈现日常性、个性化和生动化人物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她以批评家理性的方式讨论艺术所应承载的伦理规则、政治取向和艺术的本体意义...
关键词:A.S.拜厄特 《艺术作品》 视觉性文本 诠释 
自然语境下拜厄特《孩子们的书》中的艺术“制造”书写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姚成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89);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NTSS09)。
在《孩子们的书》中,拜厄特以批评家理性的方式讨论艺术“制造”性的本体意义,在自然语境中挖掘艺术与死亡的关联,以及艺术与生命的交织。小说围绕“制造”的两方面含义——机器制造与虚构捏造——的隐喻展开,除了延续早期创作中虚构侵...
关键词:A.S.拜厄特 《孩子们的书》 制造 自然 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