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方式

作品数:699被引量:100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荣光启曹顺庆李建中王少军黄科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语言、诗化与文体形构——汪曾祺早期小说创作的文体学意义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1期272-284,共13页许亚龙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和形式创新,为他带来了“文体家”的赞誉。对汪曾祺小说的评价,一般认同他1983年的自我认定,即“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①。在这种小说观念中,“人道主义”是具体内容,“中国式的抒情”是言说方式,具有明显的...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 文体学意义 小说观念 文体生成 言说方式 自我认定 人道主义者 文体家 
从语言本身入手更新汉语言说方式——任洪渊诗的意义与问题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1期79-92,共14页荣光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的研究成果
一、"在语言中改变世界"诗人任洪渊先生的蜚声汉语诗坛应该是在《女娲的语言》正式出版之后。大约10年前,这本看起来颇为单薄的黑皮书开始广泛流行。黑色的封皮,也许暗喻诗人所认为的"人"的生命在"本体"上的"黑暗"。中国神话中的"创世"...
关键词:任洪渊 汉语言 女娲 黑皮书 创世 意义与问题 神话 《女娲的语言》 
论文化与文学的“他国化”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2期34-43,共10页曹顺庆 唐颖 
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12JZD016)成果;四川大学2011创新基地“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项目成果
"他国化"是解开当代学术困惑的一把钥匙。近年来,学界中存在着一系列文化与文论的现代化转向等各方面的争论,通过综合性归纳和统筹,这些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于中西之争,尤其是中外文化与文论跨越方面。具体而言,如何开展西...
关键词:文化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理论研究 西方文论 当代学术 翻译文学 中外文化 言说方式 文论话语 
窥视主体的颠覆与无意识话语的辩证法——《狂人日记》文本的精神分析诊断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肖伟胜 
《狂人日记》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作为正文的开头,这句话貌似在提示故事开场的时间,但从叙述者的语调来看,其重心显然是强调月光很好,而且由前面的文言序我们可以肯定这是由狂人的眼睛所下的判断,是由他的双眼的意向所呈现的一个有...
关键词:《狂人日记》 精神分析 文本结构 言说方式 迫害狂 赵贵翁 窥淫癖 小说结构 常态心理 启蒙者 
就“五四”新文化运动答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1-3,共3页李怡 秦华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各个行业都掀起纪念"五四"的高潮,"五四"精神历经90年的岁月显得更加生动和鲜活,同时也伴随着激烈的争辩。"五四"运动对于当代中国仍然有着强烈影响,有人高赞"五四"的批判精神,有人却认为其为文化"断裂"的根源...
关键词:"五四"运动 人民网 李怡 新闻学院 新国学 现代知识分子 《新青年》杂志 言说方式 学术概念 最高 
新诗:从“五四”到当下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191-198,共8页荣光启 
一、对新诗的理解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新文学的发生、新诗的诞生大约也已九十年,若从时间上抠,一般认为新文学是以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胡适(1891~1962)《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为开端,而第一首新诗,一般认为是1917年1...
关键词:诗歌形式 当代诗歌 汉语诗歌 现代汉诗 中国新诗 现代经验 言说方式 当代新诗 《蝴蝶》 陈敬容 
从《诗经六十篇之文学评鉴》看穆旦的艺术旨趣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2期209-213,共5页余世成 
提起穆旦,我们便会想起他的"反传统"、"非中国化",事实上这也是穆旦诗歌最重要的特征。然而对这一特点,由于论说者自身的价值基准和话语系统的不同,给予的价值评价是不大一致,甚至是相去甚远的。比如王佐良说:"穆旦的胜利却在于他对古...
关键词:穆旦 古典诗歌 话语系统 经六 传统诗学 现代诗歌 奥登 比兴手法 郭保卫 言说方式 
传播与《女神》的出场及其经典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陶丽萍 方长安 
郭沫若的《女神》以惊世骇俗的思想和自由言说方式,开一代诗风。其出场与经典地位的确立,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域外思想的冲击,"五四"新文化的激荡,亦有个人情感生活的刺激。学界在充分挖掘、论析这些因素时,却相当程度地忽略了现代传媒所...
关键词:《女神》 经典化 中国新诗 言说方式 经典地位 情感生活 统摄性 文化心理 中国诗坛 青年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