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分析

作品数:94被引量:26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胡范铸李丽娜张虹倩孔艳艳彭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媒体话语的言语行为分析--以《主播说联播》抖音短视频标题为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李明 
202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网络批评话语的情态动词研究”(AHSK2020D200)。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转型。不同的新媒体新闻类型运用了不同的言语行为,新媒体新闻短视频仍然保留了传统媒体较多使用阐述类言语行为的特点以保证新闻语言的准确与严谨,但是不同的是新媒体新闻短视频较多地使用...
关键词:新媒体话语 言语行为 短视频 
新言语行为分析视域下的DeepSeek“询问”研究——以中医药文化全球传播为题
《文化艺术研究》2025年第2期56-69,114,共15页骆林娜 陈佳璇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语言模型在知识传播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但也暴露出种种问题。从“新言语行为分析”出发,以中医药文化的全球传播研究为题,以DeepSeek为对象,考察主体、意图、语境、语篇等因素对...
关键词:DeepSeek 中医药文化 全球传播 新言语行为分析 事实性结构 认知性结构 
我的“新修辞学”研究四十年被引量:1
《中国语言战略》2024年第2期8-23,共16页胡范铸 
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国家形象修辞学视域下的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知识生产”(21PJC086)。
年届“古稀”,回顾本人修辞学研究,“大字报、参考消息、内部文件”的互文可说孕育了前学术时期修辞意识的萌芽,撰于1980年的《简论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方向》可说大致标记了修辞研究生涯的发端,同时撰于本科学习时期的《幽默语言学》《钱...
关键词:新修辞学 新言语行为分析 国家话语生态 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 实验修辞学 案例库修辞学 
机构语境下医保谈判话语的言语行为分析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716-725,共10页郭芝 
医保谈判是指国家医保局代表与药企代表进行协商药物价格的会谈。医保谈判自实施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医保方与企业方两者都站在各自角度和立场进行商务会谈。目前我国学者从语用学角度对我国医保谈判话语的研究,以及机构语境如何制约谈...
关键词:机构语境 医保谈判 言语行为 
原型范畴理论下应答语“是”的叠连的赞同言语行为分析
《雨露风》2024年第10期00085-00087,共3页于亚敏 
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探讨应答语“是”的叠连所建立的赞同言语行为。应答语“是”的叠连所表示的赞同言语行为是受引发语的制约和说话人的主观意愿的影响而构成的一个原型范畴,根据内部家族相似性的多寡可以将其所建构的赞同范畴归...
《说苑》劝谏言语行为分析
《许昌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刘燕 董雪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苑》‘谈说之术’的语用研究”(18YJC740055);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传播视域下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语言景观研究”(HB22YY010);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雄安新区语言生态与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研究”(20210301179)。
刘向作《说苑》“以著述当谏书”,其创作目的就是劝谏皇帝,所以书中的劝谏内容是最能体现“谈说之术”的言语行为。通过对《说苑》中劝谏言语行为的分析,可总结其劝谏技巧,剖析其意义价值。由此而知,无论是直谏还是讽谏,都应以“善说”...
关键词:《说苑》 劝谏 言语行为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重新认识——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的考察被引量:2
《当代修辞学》2024年第3期51-60,共10页胡范铸 胡亦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新言语行为分析’为核心的汉语修辞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AYY002)的阶段性成果。
言语主体是语言运用研究的第一性问题,称谓则是其重要的标记系统。可是,对究竟何为“称谓”,“称谓”与“称呼”什么关系,“称谓”是离散的还是系统的,现代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等一系列问题,迄今依然缺乏深入的讨论。依据“...
关键词:新言语行为分析 规制性身份系统 自发性身份系统 尊敬型称谓 贬低型称谓 平视型称谓 构式称谓 
元主体、社会身份、情景角色:言语主体范畴的重新分析被引量: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90-103,共14页胡范铸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新言语行为分析'为核心的汉语修辞学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9AYY002)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人类使用话语完成信息交换的行为”亦即“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有一定的行为主体即“言语主体”。言语主体是语言运用研究的第一性问题,这一问题应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元语用层面的“元主体”问题,其语言标记...
关键词:新言语行为分析 言语主体 元主体/人称 社会身份/称谓 情景角色/称呼 
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教学语言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3-36,54,共5页张娜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学术研究类重点课题(HW202301);华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HQJGYB2228);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资助项目(22YH64C);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清代闽地唐诗学研究(18SKGC-QT04)。
关于“教学语言”,前人有诸多研究,也留下各种定义。本文通过分析前人对“教学语言”的认识,认为教学语言研究首先应该把教学语言看作一种言语行为,进而采用充分定义法研究教学言语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关键词:言语行为 教学语言 构成性规则 
共同体构建视域下“共情修辞”的目标、问题、路径——兼论“元主体”“他者意识”“话语权补偿”概念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3期3-13,共11页胡范铸 张虹倩 胡亦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语言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19JZD02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日韩中小学教科书中的世界图景和中国形象”(2022EXW00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人类社会化最伟大的愿景和实践。语言是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媒介,推进共同体的构建更离不开语言。这里的“语言”不仅意味着一种符号体系,更意味着一种修辞行为,一种“共情修辞”。依据“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修辞...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 共情修辞 新言语行为分析 元主体 他者意识 话语权补偿 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