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

作品数:152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云和胡大雷熊啸李雪岩崔海正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陌上桑》解读被引量:1
《语文月刊》2019年第4期53-57,共5页陈一平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知名度很高,但可能有人不知道“陌上桑”并不是它原来的名字。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所撰《宋书·乐志》,题为《罗敷·艳歌罗敷行·古词(三解)》,属“大曲”一类。
关键词:《陌上桑》 解读 汉乐府民歌 知名度 罗敷 沈约 古词 艳歌 
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袁编论述离开《艳歌》时代风俗人情背景夸夸其谈
《好家长》2019年第3期235-236,共2页徐瑾 李士金 邓梦娟 江雨寒 戚安文 陶相宇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大学课堂要发挥老师和学生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关键在教师,正如一个国家搞得好坏,关键在皇帝的“道德素质能力”一样。编写一本文学史也是如此。袁编云:“收录在杂曲歌辞中的《艳歌》描绘...
关键词:云宵 中国 关键 能动性 艳歌 神界 文学史 课堂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解
《语文知识》2016年第15期24-25,共2页杭起义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一名《艳歌罗敷行》,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见于南朝徐陵所辑《玉台新咏》。又因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已提及此诗,并称之为《陌上桑》,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沿用此名,遂成习惯,流传下...
关键词:罗敷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行 艳歌罗敷行 采桑女 《玉台新咏》 郭茂倩 汉乐府 古今注 晋人 
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之美与人生理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3X期54-55,共2页王之学 
《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汉乐府民歌中一篇充满喜剧色彩的叙事诗,写了一个令人爱慕不已的美女秦罗敷在城南采桑的时候机智地拒绝了"使君"(太守一级的官员)的调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的故事。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美丽女性因其自身...
关键词:罗敷 《陌上桑》 乐府民歌 艳歌罗敷行 东南隅 人生理想 采桑女 使君 城南 喜剧色彩 
内情与外景的强烈反差——浅谈《荷塘月色》的表达技巧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5年第12期58-59,共2页唐贵良 
从创作的总体上看,朱自清先生沉稳内向的性格、高尚的人品、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审美眼光形成了他寄情寓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在《荷塘月色》的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当时,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面对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
关键词:《荷塘月色》 表达技巧 朱自清先生 审美眼光 妻子儿女 竹隐 静美 朦胧美 西洲曲 艳歌 
倾听底层的声音——中学语文课本中民歌思想内容初探
《学周刊(中旬)》2015年第12期213-213,共1页金彦斌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多首中国古代民歌,这些民歌以其广泛的题材、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亮丽的风景线。在此笔者将对这些民歌的思想内容作一简要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本 社会底层 身份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 婚姻悲剧 罗敷 《陌上桑》 西洲 孔丛子 艳歌罗敷行 
《新教育(海南)》2015年第19期7-7,共1页曾万紫 
新,这个字眼,我喜欢。它透着欢快,浸着欣喜,含着希望,溢着花香,它是初春的蓓蕾,是夏夜的清凉。新,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和"老"相对。我理解为它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如新...
关键词:邶风 古艳歌 钱塘湖春行 诗·小雅 鸟鸣 春泥 气象一新 使人 在远方 有志者 
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色
《青海教育》2015年第5期16-16,共1页谢英措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乐府体叙事长诗,它不但成功塑造了受到人们同情和赞颂的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刘兰芝的正义形象,还在于把诗歌与民歌有机融为一体。我们学习研究这篇课文,应该重点探究它所蕴含的民歌特色。...
关键词:刘兰芝 乐府体 叙事长诗 古代文学史 民间歌谣 飞来双白鹄 艳歌何尝行 《陌上桑》 襄阳乐 公姥 
数载春秋育人路 一曲桃李争艳歌——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纪实
《内蒙古教育(B)》2012年第12期12-13,共2页
提起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有人说,这里是普通学生成长的摇篮,是一片播种朗朗书声的沃土,是一方演绎素质教育魅力的舞台,是一处辛勤园丁与芬芳桃李争妍斗奇的广袤田野。他们以严格的管理,卓越的成就,优美的人文环境得到社会...
关键词:乌海市海南区 素质教育 学校 桃李 教育管理模式 纪实 艳歌 育人 
语文之痛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2年第Z2期52-52,共1页刘炎迅 
廖增湖是《收获》的编审,笔名"叶开",受《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晓苏之请,叶开写了12篇文章,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现状。专栏起名"语文之痛",引起各方关注。
关键词:《收获》 五排枪 鸟的天堂 小资 《荷花淀》 道德说教 《荷塘月色》 编撰者 叔本华 艳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