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润燥

作品数:131被引量:1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滕利荣谢晶周毓麟孟庆繁刘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院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冬春之交,敛阴护阳强体魄
《大众健康》2025年第2期66-66,共1页提桂香 吕品 
冬春之交,养生重在敛阴护阳。大家可通过食疗、艾灸等方法,调理身体,养生保健.饮食养生此时天气寒冷干燥,在饮食上,人们宜多食白菜、白萝卜、银耳、梨等养阴润燥之品,并适当食用花椒、茴香、姜、葱、羊肉、鸡肉、龙眼、栗子等温热之品。...
关键词:敛阴 饮食养生 养生保健 养阴润燥 食疗方 白萝卜 
养阴润燥汤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年第5期951-953,共3页张征宇 柴裕华 汪晶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慢性的口腔黏膜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微量元素的缺乏、感染及精神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有关[1]。OLP病变主要累及颊黏膜的后部、舌部及牙...
关键词:糜烂型 丘疹状 恶变率 白芍总苷胶囊 迁延反复 口腔扁平苔藓 内分泌失调 条纹状 
养阴润燥 补肺益肾好过秋
《农村新技术》2024年第10期74-74,共1页孙玲玲 庄媛 
中医认为,秋分后阴气日盛,阳气日衰,在气候上表现为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增大。与之相应的,人体阳气内敛,易呈现“秋乏”状态。秋分养生宜防患于未然,重养阴润燥,补肺益肾。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外邪常从皮毛口鼻而犯肺,...
关键词:补肺益肾 养阴润燥 脏腑病变 燥气 呼吸道感染疾病 无汗 咽干 凉燥 
白露:百合雪梨汤,养阴润燥
《健康养生》2024年第17期1-1,共1页
白露是由暖变凉的转折点,意味着秋天真正到了。与秋意一同到来的,还有燥意。天地间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人们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有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表现。这是人的汗液蒸发快,造成人体...
关键词:毛发脱落 皮肤干燥 大便秘结 秋意 白露 
基于“脾阴不足”探析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之因机证治
《江苏中医药》2024年第9期31-34,共4页杨开悦 张锦蕊 徐浩东 章懿婷 
2023年度苏州市姑苏卫生人才科研项目(GSWS2023030)。
“脾阴不足”为脾阴学说的核心观念,脾阴既蕴含营阴之质,又体现与脾阳相对的阴阳属性,主导脾脏的运化濡养功能。干燥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脾阴不足与阴虚内热型干燥综合征阴中伏火、气损津亏病机的产生密切相关。基于此,...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脾阴 阴虚内热 养阴润燥 沙参麦冬汤 
从“燥湿同病”论治干燥综合征型干眼被引量:2
《中医杂志》2024年第16期1709-1711,1720,共4页李江伟 姚小磊 彭俊 黎冬冬 王逾俏 彭清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403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6号);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3TJ-N25);湖南省科技厅临床创新引导项目(2021SK5140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2A0241,23A0300)。
“燥湿同病”理论认为,疾病可由燥邪和湿邪相互夹杂、胶着所引起,形成燥中有湿、湿中有燥的病理状态,两者可相伴而生、相互转化、并存为病。从干燥综合征型干眼(SS-DED)的临床特点出发,认为其症状可以反映出燥湿并存的病理状态,燥湿并存...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干眼 燥湿同病 健脾祛湿 养阴润燥 
黄精属植物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湖南农业》2024年第4期17-17,共1页本刊 
1.课程介绍黄精属隶属于百合科,可供观赏用和药用,如黄精属的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黄精有生津健脾、补精髓之功。黄精属植物如何进行生态高效栽培?本期《农技课堂》将从黄精、玉竹产业发展现状,黄精高效种植技术,玉竹高效种植...
关键词:养阴润燥 黄精属 玉竹 课程介绍 产业发展现状 百合科 
巧食药膳抗雾霾
《健康生活》2023年第12期45-46,共2页王荣华 
雾霾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因此,在雾霾天,清肺排毒、防病保健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医认为,雾霾为阳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在雾霾天人们应注意宣肺理气、养阴润燥。中医采用药膳疗法,即将...
关键词:药膳疗法 养阴润燥 伤津 呼吸道疾病 肺阴 防病保健 阳邪 药食两用 
养阴润燥试试生地猪蹄汤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23年第12期70-70,共1页程毅 
取生地20克,玉竹30克,猪蹄400克,生姜3片。分别洗净以上食材。药材稍浸泡,猪蹄可切成小块。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即可。此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关键词:猪蹄汤 养阴润燥 此方 切成小块 生地 武火 
穴位按摩滋阴润肺防秋燥
《养生月刊》2023年第10期944-945,共2页王文咏 
金秋时节,清风送爽,但是秋燥也正悄悄地偷袭着人体,燥邪当令,容易导致口干、口渴、鼻燥、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等症状的发生.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抗病能力也会减弱,秋燥之邪就很容易乘虚侵入.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通...
关键词:扶正固本 秋燥 养阴润燥 咽燥 皮肤干燥 燥邪 穴位按摩 抗病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