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误

作品数:105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星李庆立谢晓东邵春驹陈有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登科记考》之法科及第人物再补录及辩误
《中国文化研究》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曾昭旷 
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中所载法科及第者人物及资料,存在诸如人名错误、稽考错误、人员及材料缺漏等现象,尚未被学界所注意。而其缺漏或讹误处,在其它唐代文史资料中,则多有所见,可资补充所缺,纠正错误。笔者就本人目前研究所及相关人物...
关键词:登科记考 书判 拔萃 补录 
封片戳中的“兔”字辩误
《集邮博览》2023年第12期58-59,共2页山底居 
“免”和“兔”字的差别不大,仅有一点之别。其中“免”字是“冠冕”的“冕”本字,在篆字甲骨文中表示戴在头上的帽子;“兔”字是动物名,在甲骨文中就像侧面兔形,最后一点像其尾巴,演变到隶书时尾巴和臀部分离,写成了一点。“免”字是写...
关键词:隶书 甲骨文 尾巴 动物 
孔子弟子研究辩误四题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39-43,共5页王峥 
石家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1BS021)。
孔子弟子子羔躲避卫国内乱的行为没有背离儒家思想,谨守孔子教诲而全身免祸,同时也愿意为拯救乱世贡献自己的力量。樊迟初入孔门时出于兴趣曾向孔子请教学农,后积极学习儒家礼义,未与孔子思想产生分歧。公伯寮背离了孔子思想,但至今没...
关键词:子羔 樊迟 公伯寮 司马牛 辩误 
“强制阐释”的逻辑辩误——兼论“中国阐释学的建构”路径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5期166-174,184,共10页谷鹏飞 
陕西省“百青”人才项目(二期)。
“强制阐释”作为一种阐释方法,在晚近成为弥漫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普遍性阐释逻辑。张江教授从阐释对象的确定、阐释视野的误置、阐释原则的违拗、阐释语境的宰制四个方面对其作出辨析,分析了造成强制阐释的四个方面的原因:阐释的心理本...
关键词:强制阐释 阐释逻辑 中国阐释学建构 
宋刻三卷《会稽三赋》著录辩误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5-68,共4页郭一鸣 
宋刻本《会稽三赋》有三卷本,也有不分卷本。相比较不分卷本,三卷本较少有人提及,有的学者把这两种版本混为一谈,甚至有的则认为三卷本不存在。傅增湘认为该三卷本现存于日本静嘉堂文库,但从《静嘉堂秘籍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的著...
关键词:会稽三赋 黄丕烈 三卷 静嘉堂 
政治巡视:意涵、逻辑与辩误被引量:2
《岭南学刊》2020年第2期16-21,共6页孙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巡视制度研究》(编号:16CDJ015)。
政治巡视本质上是对政治权力自上而下的政治监督,具有政治生态净化、政治分歧整合、政治矛盾调解等功能。政治巡视可预防巡视工作边际效用递减以及摆脱路径依赖效应,从而保持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从经济巡视到纪律巡视、再到政治巡视的...
关键词:政治巡视 政治整合 政治安全阀 政治巡视虚实论 
常见形近字辩误(二)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0年第3期40-40,共1页嘉行 
鹜和骛大不同"129师乘坐的火车每停一站,就有许多新闻记者、爱国人士趋之若骛,纷纷到站台上要求见刘伯承一面。"("人民网"2007年3月17日)文中把"鹜"错写成"骛"。成语"趋之若鹜",是说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关键词:形近字 形声字 广告词 
拓跋焘灭佛辩误及奉儒立国之策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158-166,共9页王怀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6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不曾真正信仰佛教,他对佛教的理解和需求缘于部分高僧的"神通"和道术,故灭佛并不是其长期国策。因此,所谓佛、道冲突和儒、佛冲突,以及统治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都不是拓跋焘灭佛的主因。盖吴造反及拓跋焘在长...
关键词:北魏 《魏书》 拓跋焘 灭佛 奉儒立国 
“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辩误
《南国博览》2019年第8期215-215,217,共2页王雅楠 
近年来,"以学生为本"在高校教育理念中充当着主导角色,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但是由于高校教学理念的认知误区和价值观错位,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人们对学本理念的三个误解:学本理念是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对立观、学本视...
关键词:学本理念 认识误区 内涵重读 
《全宋文》真德秀文辩误四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24-28,共5页钱玉忠 
《全宋文》中真德秀名下所收录的4篇文章当有误。其中,《除吏侍兼给事中谢表》应是刘克庄拟作,《谢兼侍讲表》非出自真德秀,《放生池记》应为王大宝所作,《故事六》所注时间当为端平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而不是端平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关键词:《全宋文》 辩误 真德秀 刘克庄 王大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