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树

作品数:315被引量:74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宋维希汪云刚刘本英段志芬马玲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茶叶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以可可碱为主的潮州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特征被引量:4
《茶叶通讯》2022年第4期423-429,共7页黄亚辉 吴凡 许泽辉 许俊清 曾贞 莫晓丽 
广东省茶叶产业体系育种岗位(2022KJ120)。
本研究从潮州野生茶树资源中发现了以可可碱为优势生物碱的种质资源14份,可可碱含量在29.87~55.94mg/g,其优势儿茶素为GCG,含量在20.99~42.21 mg/g,未检测到EGC和ECG。这14份茶树种质资源在生物碱及儿茶素特征上与‘南昆山毛叶茶’较为...
关键词:野生茶树 可可碱 生化特征 种质资源 
舜皇山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筛选被引量:3
《茶叶通讯》2020年第2期204-214,共11页唐瀚 林娟 高羲之 邵陈禹 陈建姣 唐爱民 沈程文 肖果利 李瑾 曾志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789);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17XF5013、2019XF5041);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湘财农指[2019]0047号);湖南农业科技创新资金(2017LM0203、2019CY01)。
以从舜皇山筛选出的17个野生茶树单株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型性状调查,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春、夏、秋三季生化成分含量差异,筛选优异种质。结果表明:17个野生茶树单株多为灌木型和中叶类,整体发芽期较晚;初步鉴定5个单株适制...
关键词:舜皇山 茶树资源 生化成分 主成分分析 
优质红茶种群——英德野生茶树的生化成分研究被引量:8
《茶叶通讯》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黄亚辉 谢曼卫 郭满华 曾雯 周梦珍 杨平平 晏嫦妤 蓝丽丹 郑佳嫄 张凤姬 曾小羊 黄慧馨 罗莉 曾贞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调查发现英德市石门台、五郎嶂等地有野生茶树分布。研究表明英德野生茶树单株生化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差异大,部分资源表现出水浸出物含量高、咖啡碱含量高、富含EGC等特征。发现水浸出物含量在48%以上的资源有3份,EGC含量超过6%的优质...
关键词:野生茶树 生化成分 红茶 茶树资源 
江华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茶叶通讯》2006年第2期40-42,共3页朱东安 
关键词: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茶叶 江华瑶族自治县 野生茶树 资源丰富 特色产业 经济效益 湖南省 山区县 
湖南省江华野生茶树被引量:4
《茶叶通讯》2005年第4期26-32,共7页何满庭 唐建初 李端生 蒙祥龙 吴唐福 王远国 李昌文 
关键词:野生茶树 湖南省 20世纪60年代 江华瑶族自治县 云南大叶种 东部山区 化学成分 儿茶素 群落 灌木 
用理论物理力学原理试推断茶树起源中心
《茶叶通讯》1998年第1期15-17,20,共4页周超 
本文采用理论物理力学中的科里奥利力及曲率项力这样的转向力来说明世界茶树原产地向现在野生茶树群落分布中心的经、纬度偏移。经过严格分析推导,证明世界茶树起源于经、纬度为26.8°N、106.4°E左右的云贵地区。
关键词:野生茶树 原产地 科里奥利力 曲率项力 全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