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弟子

作品数:122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志毅王葆玹宋艳萍韩国磐刘桂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武帝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汉武帝管理选拔人才的办法
《领导文萃》2016年第15期44-46,共3页敖堃 
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招揽人才,他曾下求贤令。然而,汉武帝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人,并一一召见,亲自...
关键词:选拔人才 孙弘 求贤令 荐举制 推荐人 窦婴 田蚡 博士弟子 下诏 朱买臣 
独尊儒术与齐鲁人才的兴起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年第5期96-96,共1页孙顺华 
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政策,立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设科射策,劝以官禄,使人才评价标准和官员选拔标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评价体系下,齐鲁作为儒学的发源地、儒家学派的大本营,其人才资源明显占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官...
关键词:独尊儒术 齐鲁 重大变化 评价体系 主要表现 人才评价 人才资源 选拔标准 博士弟子 汉武帝 
汉代博士杂识(续完)
《现代中文学刊》1999年第6期16-20,39,共6页召玉 
六、博士弟子队伍的扩大和儒者官僚群体的形成随着博士的增加和封建政权对读经者需求的扩大,博士弟子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昭帝时期,将武帝时期的博士弟子员增加到一百人,翻了一番。宣帝末年,又"增倍之",增加到二百人。元帝时期,猛增到一...
关键词:博士弟子 后汉书 西汉 汉代 东汉 封建政权 孔子 五经 光武帝 太学生 
读《宋书·雷次宗传》书后被引量:1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4年第1期56-63,共8页卢开万 
《宋书》卷93《隐逸·雷次宗传》虽然介绍他的生平事迹的内容非常简略,除去他的《与子姪书》以外,其字数不满400,但传中却为我们了解南朝刘宋时期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中国的教育源远流长,而我们对南朝教育制度的研究尚在...
关键词:雷次宗 国子学 刘宋 礼志 博士弟子 魏晋南北朝史 曹思文 总明观 宋武帝 学校教育 
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被引量:5
《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1-6,共6页侯外庐 
1950年,外庐同志著《汉代社会与汉代思想》一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出版,供系内师生讨论之用。全文共分四节。第一节,汉代生产手段的社会性质。第二节,汉代劳动力的社会性质。第三节,汉代社会编制的诸特征。第四节,汉代士大夫与汉代...
关键词:汉代社会 士大夫 社会性质 博士弟子 劳动力 学术思想 贤良文学 董仲舒 生产手段 武帝 
简述汉武帝完善官吏选任考核制度被引量:1
《绥化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44-50,共7页江连山 
汉武帝时期的官吏选拔任用考核制度是在秦基础上完善起来的,这已被史学界所认定。这种制度究竟是怎样发展和系统化的?它对各方面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举孝廉 考核制度 郡国 二千石 博士弟子 考课 给事 西汉中期 元狩 属官 
论汉武帝的用人
《克拉玛依学刊》1988年第1期71-77,共7页杨育坤 陈希祖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这是两汉人对武帝用贤任能的赞词。史实究竟怎样呢?为什么武帝年代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呢?有必要加以探讨。 一、创新局面,大开用人之门。 当汉武帝刘彻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汉代的社会经济已空前繁荣,专制主义中...
关键词:用贤 汲黯 文景 田千秋 窦婴 创新局面 博士弟子 昭宣中兴 韩安国 元狩 
秦“博士弟子”考辩
《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167-167,共1页周继仁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后来又为博士置弟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立太学之始。但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中,却认为“秦博士亦置弟了”。这个结论颇令人生疑。
关键词:五经博士 弟子 考辩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国历史 汉武帝 
论汉代的高等教育—太学
《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5期50-57,36,共9页刘凌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社会仍处于急剧的变化中,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汉代的统治阶级,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创置与调整,教育制度亦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当时官办的太学及有关问题作一些探索,至于郡国所办之学...
关键词:太学生 后汉书 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 政治经济 博士弟子 董仲舒 地主阶级 公孙弘 汉光武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