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株

作品数:87被引量:29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郇恒福黄冬芬邵雷廖剑华覃映雪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食用菌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黔西南州野生菌株Hymenopellis utriformis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国食用菌》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苏荣荣 周宇 吴星 周佳佳 郑传奇 刘波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二级课题)(黔科合支撑[2019]2451号-1-12);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院级项目(2023-06)。
对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采集到的一株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对保存的菌种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优化栽培配方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结果表明,适宜该菌株菌丝生长的较优碳源为果糖,氮源为酵母浸粉,无机...
关键词:野生菌 Hymenopellis utriformis 鉴定 黔西南 
毛木耳野生菌株Aa-019的鉴定与菌丝生长条件优化被引量:3
《中国食用菌》2021年第12期38-41,共4页杨杰 郭尚 刘虹 车星星 骈跃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ycx2020212)。
为准确鉴定和了解木耳属野生菌株Aa-019的菌丝生长特点,通过形态鉴定法、ITS分析法并开展菌丝生长所需碳源、氮源、最适温度以及适宜pH等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菌株Aa-019为尚未报道的毛木耳菌株,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含有甘露醇20...
关键词:毛木耳 鉴定 生长条件 
北方地区黑木耳部分主栽品种与野生菌株遗传多样性SSR分析被引量:5
《中国食用菌》2019年第5期44-48,共5页张跃新 胡伟 郝艺铭 闫宝松 马凤 么宏伟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703-2);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应用研究项目(sgzjY2015028)
收集并采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野生菌株与主栽品种23份,以设计的10对SSR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对23个菌株扩增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50~0.320,均值为0.216,Shannon信息指数0.100~0.690,均值0.4...
关键词:北方地区 黑木耳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黑龙江省黑木耳优良品种春季选育研究被引量:3
《中国食用菌》2014年第3期7-11,共5页杜萍 姜国胜 张春凤 赵晓雪 
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黑木耳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G2012n0015)
黑龙江省是黑木耳栽培大省,发展前景看好,而近年来由于菌种混杂、退化,生产规模虽扩大,但产量有下降趋势,选育优良菌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试验对分离于我国的14株野生黑木耳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对收集于黑龙江省的31个栽培品种进行春季栽...
关键词:黑木耳 野生菌株 品种 人工驯化 栽培性状 
木耳属4个野生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被引量:10
《中国食用菌》2014年第2期15-16,19,共3页王敬 姚方杰 王小娥 方明 陈影 
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CARS-24)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木耳属4个主要种类的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生长势等培养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紫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以及最佳碳源和氮源。
关键词:木耳属 培养特性 碳源 氮源 最适温度 
几种野生食用真菌菌株的分离研究被引量:3
《中国食用菌》2003年第6期7-8,共2页韩冰 索培芬 张焱茹 
内蒙古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
采用 4种不同的培养基对 5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分离实验 ,探讨了几种因素对菌种分离驯化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上松口蘑、铆钉菇能够长出菌丝。在加入酵母浸膏、蛋白胨的PDA培养基上能够长出健康粗壮的菌丝。
关键词:食用菌 野生菌株 菌株 分离 驯化 
双孢蘑菇野生菌株Ag5的栽培研究被引量:4
《中国食用菌》1993年第5期19-20,共2页马文惠 马庭杰 宋天棋 
1984年12月15日,在合肥郊外采集了一株野生双孢蘑菇,我们进行鉴定、制种、驯化。并和收集到省内外用于生产的十多个品种,进行了对比重复试验。现将几年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鉴定将采得的子实体在实验室内收集孢子印。
关键词:蘑菇 双孢靡菇 野生菌株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