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喈

作品数:179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郭英德马华祥许云和崔向荣徐蓓蓓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淮剧《赵五娘·扫松下书》中李旺的表演技巧
《剧影月报》2023年第5期60-61,共2页顾飞 
淮剧《赵五娘》改编自元代戏曲家高明所著《琵琶记》,《扫松下书》是其中一折戏。这一折讲述蔡伯喈入赘相府以后,十分思念父母和妻子,于是派出家丁李旺回家探问,却不知在他离家之后,蔡家经历了巨变:蔡伯喈父母在灾荒中双双饿死,他的结...
关键词:扫松下书 表演技巧 淮剧 蔡伯喈 《琵琶记》 赵五娘 《赵五娘》 蔡家 
从历史中的蔡邕看高本《琵琶记》对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今古文创》2023年第16期49-51,共3页欧双 
《琵琶记》作为“南戏之祖”,在戏曲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蔡伯喈的形象更是已成经典,但追根溯源,这一形象却是附会于汉末名士蔡邕而产生,通过爬梳文献具体探究历史上的蔡邕形象与高本《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从而分析两者异同之处...
关键词:蔡邕 蔡伯喈 历史 形象塑造 
浅析《琵琶记》中蔡伯喈的生存状态
《国学(汉斯)》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焦佳瑶 
《琵琶记》是由元代戏曲家高则诚所创的南戏,这个戏曲是根据宋元时期民间流行的蔡伯喈故事为原型、《赵贞女蔡二郎》为基础再创作而成。《琵琶记》中的蔡伯喈生动立体,他是典型的儒生形象,在父母与功名面前,他选择了照顾父母实现他的“...
关键词:《琵琶记》 蔡伯喈 生存状态 
名家临名帖——赵冷月临《夏承碑》
《书法》2023年第2期192-193,共2页
《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君碑》,立于东汉建宁三年(一七〇),无撰书人名,属隶书刻碑,共十四行,每行二十七字,记述东汉淳于长夏承的家世与生平。原石已佚,明代重刻,碑高二百五十九点二厘米,宽一百二十四点八厘米,...
关键词:夏承碑 赵冷月 十三行 蔡伯喈 名帖 家世与生平 隶书 建宁 
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和赵五娘的错位形象
《今古文创》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周思恩 
《琵琶记》被誉为“南戏之祖”,在剧中,高明将蔡伯喈和赵五娘置于错位的处境,从性格内核、个人处境、他人认同这三个主要方面塑造出两人的错位形象。蔡伯喈作为男性却被动懦弱,赵五娘作为女性而柔韧坚强,这样对比鲜明的形象错位,突破了...
关键词:《琵琶记》 错位形象 蔡伯喈 赵五娘 
探寻蔡伯喈的“忠孝”心理 梨园戏《蔡伯喈》人物浅析
《中国戏剧》2022年第6期69-70,共2页林苍晓 
福建泉州的古老剧种梨园戏,拥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分为上路、下南、小梨园三大艺术流派,其中上路流派以擅演“忠孝节义”题材闻名,风格古朴苍劲,特别擅长在表演中惟妙惟肖地精细描摹古代人物的心理。从事梨...
关键词:梨园戏 古老剧种 蔡伯喈 忠孝节义 宋元南戏 朱买臣 王十朋 福建泉州 
淮剧《赵五娘》:融入现代精神的传统剧目
《东方艺术》2022年第3期87-93,共7页陆文宇 
2020年,在“昆山戏曲百戏盛典”上,江苏淮剧团演出的《赵五娘》,以悲怆动人的唱腔、技艺高超的表演、别具匠心的舞美,全新演绎了一个经典的家庭伦理故事。淮剧《赵五娘》取自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元本着重表现了全忠全孝的蔡伯喈...
关键词:《赵五娘》 淮剧 《琵琶记》 蔡伯喈 传统剧目 元末明初 赵五娘 时代悲剧 
那些不同凡俗的“痴”人
《少儿国学》2022年第6期8-11,共4页谭昊杰 
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更是鼎鼎有名的书法家。他相貌不凡,聪颖过人,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被后人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常与曹操、书法家韦诞等人切磋书法技巧。韦诞座位上看见一本《蔡伯喈笔法》。
关键词:钟繇 三国时期 蔡伯喈 聪颖过人 韦诞 书法技巧 楷书 笔法 
丁廙《蔡伯喈女赋》与蔡琰《悲愤诗》二首的真伪--兼论《后汉书·董祀妻传》的史料来源
《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96-99,共4页许云和 石雅梅 
蔡琰《悲愤诗》二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朽名篇。然自北宋苏轼质疑后,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古今学者长期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质疑者之所以怀疑《悲愤诗》二首为伪作,主要是认为其所述情景与史实多有不合,而回护者之所以极力...
关键词:蔡伯喈 蔡琰 中国文学史 一石激起千重浪 《悲愤诗》 史料来源 后汉书 古今学者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与传播——陆大伟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东方翻译》2021年第3期56-61,共6页买尔艾比拜尔·牙合甫 陆大伟 
陆大伟(David Rolston)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戏曲、小说研究;他同中国戏曲学院密切合作,曾多次被聘为客座教授;近年来翻译了《玉簪记·秋江》《牡丹亭》等折子戏。此次访谈中,笔者就陆大伟教授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及戏剧的学术之路、《琵...
关键词:中国古典戏剧 戏剧翻译 《琵琶记·蔡伯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