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俗

作品数:4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跃华刘瑞敏逄增玉张荣明王丽影更多>>
相关机构:文化部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船山学刊》《黑河学院学报》《西南航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黄庭坚书法的几点臆说被引量:4
《中国书法》2021年第5期83-109,共27页丛文俊 
作为宋四家之一,关于黄庭坚书法的题跋评说及当代各类研究成果甚丰,然笔者以为尚有未尽处。本文以"书是君子之艺"为题,探讨了书法作为人格之象征,黄庭坚是如何在坚持个性、不断提升艺术境界的过程中,使技道两进,人生理想与精神世界亦不...
关键词:写字鄙事 字如其人 道义 圣哲之学 学问文章之气 韵胜 超俗 字中有笔 奇崛 
李白世俗与超俗的归因探究
《黑河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178-181,共4页刘瑞敏 李明 
李白采取干谒、入赘等世俗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宏伟理想,深深眷恋供奉翰林的经历,重构了幽州之行和从璘入幕的记忆,表现出随势而变的世俗心理,这主要缘于社会制度、出身地位、社会风气和知识分子的依附性。李白的超俗表现在:干...
关键词:李白 世俗性 超俗性 
论古代咏苔诗赋的形象书写及其主题表达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87-93,共7页高尚杰 
苔是较早进入古代文学审美表现系统的一类植物题材。从苔的生物基础角度而言,其具有分布广泛、种类多样的特点,这是其能够广泛进入文学创作视野的基础条件。咏苔作品中对苔的形象书写主要集中于它的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在文学表现中赋...
关键词:青苔 形象 审美 清幽 超俗 
“情丝”与“茧翁”——乡贤汤显祖晚年文化心态探识被引量:1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01-209,共9页周华斌 
汤显祖毕生仕途不畅。49岁近"知天命"之年,主动辞官从文,告假返乡为"乡贤"。他追求"中隐"人生,自号"茧翁",思想获得了相对自由。文章从汤显祖晚年所撰诗文尺牍、"四梦"传奇、戏神庙碑记、唐传奇与"花间词"的点校品评着手,探识其步入晚...
关键词:入士 避世 归俗 超俗 破茧 化蝶 
孤舟·孤影·孤云——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
《殷都学刊》2015年第3期59-65,共7页韩付强 
陶渊明诗歌中的孤独问题,古今多有论及,但大都围绕其思想的儒与道、仕与隐、世俗与超脱的争论展开,多认为陶渊明最终是超越孤独、超越世俗的任真固穷之人。这无疑将陶渊明其人其诗简单化了。本文主要依据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试图对其中...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 孤独 世俗 超俗 
幽深的内心风景,吟唱着人生真谛——罗伯特.弗罗斯特从内心的孤寂到人格的超俗
《海外英语》2015年第12期167-168,171,共3页王艺芳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质朴,取材通俗,内容含蓄丰富,平易轻松的辞藻间表达着诗人内在的坚韧性与深邃的思想光芒。该文以读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白桦林》、《冰与火》、《雪夜林边小驻》、《一条未选择的路》,解读诗人的困惑、...
关键词:弗罗斯特 自然 诗歌 孤寂 超俗 
论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的入凡超俗向位
《船山学刊》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李长泰 
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突出了士面向现实的人格,但又向超越和理想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入凡和超俗的双向合一。王夫之士人格思想的向位凸显了四个方面:政治人格的责任担当精神、自我地位人格的自命平凡精神、道义人格的恪守大义精神、理想人格...
关键词:王夫之 士人格 入凡超俗 向位 
世俗与超俗——基于《庄子》和《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19-23,共5页刘亚明 
宗教中的个人有着天然的超俗倾向,而按照韦伯的理解,宗教改革之后产生的新教则通过鼓励个人恪尽"天职",积极"善工",客观上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新教作为一种宗教,不仅成为了个人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动力,而且还获得了全新的世俗内...
关键词:新教 庄子 世俗 超俗 宗教 
浅谈中国画“逸品”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年第5期37-37,共1页夏青辉 
本文从中国画独特的绘画技法方面浅析中国画逸品的特点,从哲学与中国画的联系探析逸品的哲学意味,从特殊的绘画人群浅析中国画选品的人文气息,从美术理论对逸品的评析浅谈中国画逸品的地位。
关键词:逸品 超俗性 哲学性 
魏晋思想的世俗与超俗被引量:3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6-9,共4页张荣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S012)
魏晋思想的特色,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衰落,以及多元思想的兴起。新兴的多元思想略有两端:一端是世俗的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另一端是超俗的现实批判和隐逸思潮。魏晋玄学仅仅反映了这一宏观思想格局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造成...
关键词:魏晋思想 魏晋玄学 拜金主义 隐逸思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