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

作品数:272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丕杰刘松来雷良启余俊师志良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考成语考查趋势及应对策略
《语文建设》2016年第8期53-56,共4页韩延明 
能否正确运用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历年高考大纲都有“正确使用成语”的内容,成语运用也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
关键词:成语运用 高考语文 考查趋势 语文素养 高低 考题 
成语运用二则:“退避三舍”“无所不至”
《语文建设》2012年第3期34-35,共2页赵丕杰 
一、“退避三舍”不等于“望而却步”“裹足不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晋国公子重耳出亡楚国,受到礼遇,楚成王问他如何报答,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将“辟(同‘避’)君三舍”(古代行军...
关键词:成语运用 《儒林外史》 《创造十年》 《青春之歌》 《孽海花》 重耳 晋国 苏东坡 
成语运用二则:“师心自用”“过江之鲫”
《语文建设》2011年第5期34-35,共2页赵丕杰 
一、“师心自用”不等于“自成一格” “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含贬义。例如唐·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关键词:成语运用 词语 词汇 “师心自用” 
成语运用二则:“不忍卒读”“不赞一词”
《语文建设》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赵丕杰 
一、“不忍卒读”的不是拙劣之作 张咏先生在《与文质彬先生商榷》一文(见《书屋》2010年7月号)中谈及对成语“不忍卒读”的理解。他说:“就一般情况而言,所谓‘不忍卒读’是指文章质量拙劣,文词粗糙,令读者难以读完之意。
关键词:成语运用 2010年 《书屋》 文章质量 读者 
成语运用二则:无可厚非、不足为训
《语文建设》2009年第11期59-60,共2页赵丕杰 
一、不要把“无可厚非”与“无可非议”混为一谈 “无可厚非”原作“未可厚非”,语出《汉书·王莽传》:“莽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荚为长沙连率。”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表示虽有错误或缺点,...
关键词:中学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成语运用 
成语运用二则:投鼠忌器、南辕北辙
《语文建设》2009年第9期55-57,共3页赵丕杰 
一、“投鼠忌器”不等于“有顾虑”“投鼠忌器”语出汉·贾谊《治安策孰“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意思是要拿东西投掷老鼠,又顾忌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
关键词:老鼠 成语运用 无辜者 
中学生成语教学刍议
《语文建设》2009年第5期45-46,共2页辛菊 
一、中学生成语运用现状分析 “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积累,成语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不能正确、恰当、得体地运用成语,是衡量学生语言是否优美、文章有无文采、语文水平高低的一项标准。
关键词:成语教学 中学生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成语运用 学生语言 语文水平 “语” 文采 
成语运用三则:“风雨如磐”“义无反顾”“侃侃而谈”
《语文建设》2009年第3期66-68,共3页赵丕杰 
一、“风雨如磐”不同于“风风雨雨”“风雨如磐”意思是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如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2007年10月28日《江西日报》社论《井冈山精神永放...
关键词:风雨 成语运用 《自题小像》 《江西日报》 井冈山精神 中国革命 
语言文字规范,语文高考理当承受之重——与陈文奎老师商榷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09年第2期40-42,共3页雷良启 刘松来 
陈文奎老师《语言文字规范,高考语文难以承受之重》一文(《语文建设》2007年第7-8期),主要根据前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对几个异形词的选取和个别成语运用题的设置不够审慎,而认为“高考语文试题难以承受语言文字规范这一任务”...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 语文高考 老师 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建设 成语运用 语文教学 
成语运用规范刍议
《语文建设》1999年第1期54-54+51,51,共2页戴建华 
成语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运用得当可收言简义赅之效。但遣词行文除简明而外,还须准确、通顺、得体,否则不能称之为规范。有些成语用在某些句子中不通顺,有语法或逻辑上的毛病。例如:(1)国企改革的三年攻坚目标已定,如何保证实...
关键词:成语运用 国企改革 藏之名山 《史记》 炙手可热 学院派 光明日报 京都市 芝加哥学派 比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