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作品数:1025被引量:34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绍东靳生禾李德山刘奉文臧嵘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三峡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怀四方志 不争分寸功——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赏析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5年第8期19-19,共1页蔡晓鸿 
唐玄宗即位后,为了满足自己开拓边疆的欲望,不断发动战争,百姓深受其苦。对此,杜甫持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一起品读《前出塞九首·其九》,通过诗中主人公的倾诉和心声,感受诗人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关键词:诗人杜甫 九首 出塞 四方志 唐玄宗 
“昭君出塞”叙事语境下黄陂泥塑衍生品的“意趣化”设计
《湖南包装》2025年第1期136-139,共4页张凯悦 刘卷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9YJA760036);湖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研究课题(2023YGSZ011);湖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专项课题(2023ZX015)。
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市场的现状,探索当前非遗衍生品意趣化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昭君出塞”为叙事背景,提取其中的视觉符号和传统文化元素,使用非遗黄陂泥塑的技法表现来对昭君...
关键词:昭君出塞 叙事语境 黄陂泥塑 非遗衍生品 意趣化 
举象·联结·思辨: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策略——以四年级上册《出塞》为例
《小学教学参考》2025年第4期69-71,共3页王美芳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ZX23-552)的研究成果。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所有篇目的 30%左右。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但一些教师只注重以诗解诗,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出塞》为例,教师...
关键词:举象 联结 思辨 古诗教学 深度学习 
在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中重塑经典——论昆剧《汉宫秋》的编演与创新
《人文天下》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颜景旺 鲍婧 
2024年燕山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音乐表演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XJG167)的阶段性成果。
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杂剧领域的高峰之作,然而自诞生以来鲜有翻演。由北方昆曲剧院改编的《汉宫秋》,贴合昆剧艺术特点,以史实视角切入,在遵循故事原型的基础上,淡化传奇色彩,剪去了落魄文人的失意喟叹,改写了原作“匈强汉弱”的...
关键词:《汉宫秋》 元杂剧 昆剧 昭君出塞 现实主义 
“飞将军”李广,为何一生难封侯?
《金秋》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李棉棉 
在悠久的历史中,西汉名将李广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亦多次出现在多位诗人的诗篇中,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在这些诗句中,李广是英勇善战的大将...
关键词:龙城飞将 塞下曲 卢纶 王昌龄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李广 出塞 
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以《王昭君变文》和“昭君宝卷”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祖晶晶 
汉代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以此为蓝本创作的文学作品更是琳琅满目。《王昭君变文》与“昭君宝卷”是昭君故事俗文学书写的代表,以史实为基础,以民间化视角重塑昭君形象,因创作年代与创作者身份的不同,二者被...
关键词:昭君出塞 变文 昭君宝卷 世俗功能指向 
昭君出塞——以微小注脚来诠释和平
《老年世界》2024年第12期20-23,共4页北辰 
从白登之围到马邑之谋西汉之前、大秦之末,蒙恬去世后,匈奴人再次蓄积起强大的力量,随时准备攻掠南方丰饶的土地。汉初,冒顿单于杀父自立,以武力征服北方各族,率领铁骑直逼汉地。越过长城,匈奴人一路抢掠,重回阴山以南的河南地,时刻舰...
关键词:韩王信 马邑 匈奴 白登之围 武力征服 冒顿单于 昭君出塞 大秦 
“千秋佳人”印证千年交融
《月读》2024年第12期16-21,F0002,共7页高希 
自2021年起,故宫博物院在文华殿书画馆连续举办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最近一期选取女性人物主题,名为“千秋佳人”。以八十余幅仕女画珍品,囊括众多知名女性形象,讲述古代女性的传奇故事与日常生活,一展历代佳人风采。她们中不仅有风姿绰...
关键词:古代女性 传奇故事 昭君出塞 仕女画 民族交融 贤妻良母 佳人 人物主题 
汉武帝太初三年匈奴击酒泉郡路线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24期76-80,共5页叶楠 张军 
“汉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以居延塞城鄣烽燧为考察中心”(编号:jsbsjj2404)2024年度集宁师范学院博士创新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两汉之际,河西是汉代、匈奴激烈争夺的军事要地,而居延地区是蒙古高原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必经之道,也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茫茫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以往学者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路线、王昭君出塞路线、匈奴...
关键词:呼韩邪单于 酒泉郡 军事要地 汉武帝 巴丹吉林沙漠 蒙古高原 《后汉书》 昭君出塞 
相聚相生,共行共进
《黄金时代(下半月)》2024年第11期50-51,共2页蔡家熙 黄绮雯(指导) 
纵马出塞,唐太宗李世民发出“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的长啸;寻访乡间,学者费孝通提出“家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真知灼见;而远在200年前的英国,一位名为狄更斯的作家用他的心血写出《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段深藏人...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 唐太宗李世民 狄更斯 人道主义 入木三分 出塞 费孝通 真知灼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