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

作品数:32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兰英孙庆王国玮周煜曹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十二五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处暑节气民俗意义微探
《北京民俗论丛》2024年第1期289-300,共12页王路平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在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我国在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本文通过梳理处暑节气在历史上形成发展的过程、处暑时节的气候、物候特点与处暑的民俗活动等一系列与处暑相...
关键词:处暑 物候 民俗意义 文物 
处暑(组诗)
《扬子江(诗刊)》2024年第6期91-92,共2页晴朗李寒 
处暑:应季鲜梨,清甜爽脆
《健康养生》2024年第15期1-1,共1页
处暑之“处”,是终止之意,暑气到此为止,秋凉渐起。入秋后雨水渐少,秋燥便要来了。润秋燥,新鲜应时上市的梨是首选。梨当水果吃,偏于寒凉,也单调,不妨换着花样来。可蒸,可炒,可熬粥。较之生梨的清甜爽脆,熟梨绵甜软糯,又是另一番风味。...
关键词:秋燥 寒凉 久咳 川贝母 同仁堂 国药准字号 中药老字号 
清淡饮食健脾胃 处暑润养正当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
《中国食品》2024年第17期22-25,共4页安然 
8月22日是处暑,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离离暑云散,袅裊凉风起”,虽然白天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
关键词:清淡饮食 时令节气 身体锻炼 鼻干燥 燥气 二十四节气 润养 健脾胃 
秋之序章:走进处暑
《文化产业》2024年第24期I0001-I0001,共1页高巍巍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是由夏入秋的重要转折点。它如同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推开秋天的大门。处暑,意味着“出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它的到来,宣告着炎热的...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重要转折点 黄经 
与处暑有关的地道英语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23期42-43,共2页黎慧颖 
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盛夏渐远,秋意越浓。大家知道处暑的英文表达是什么吗?本期为大家带来4句和处暑有关的地道英语表达,一起来学习吧。1.今天是处暑。中国式:Today is Chu Shu.美国式:Today is the End of Heat.
关键词:英文表达 TODAY 节气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医食参考》2024年第8期45-45,共1页高梅 
处暑宜食鸭民谚说:“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反映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和对健康的关注。处暑正处于农历七月,这个时候的鸭肉最肥美,中国人讲究应季而食,在民间很多地方都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杀鸭煮肉,并且把鸭肉或鸭汤送给邻...
关键词:饮食文化 鸭肉 传统习俗 健康 
处暑——早卧早起缓解秋乏
《自我保健》2024年第8期7-7,共1页
处暑时节,人体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此时生活上应作相应调整,早卧早起缓解“秋乏”。最好在22点前入睡,早上6点后起床;户外运动可适当多一些,如散步、长跑、太极拳、气功等,每天坚持30分钟,可解秋乏、强体质、抗疾病。
关键词:户外运动 太极拳 秋乏 缓解 
处暑·田野秋歌
《创新作文(初中版)》2024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罗俭 
处暑
《父母必读》2024年第8期45-45,共1页
暑气浙消,处暑寒来。处暑时节,三伏天已过或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处暑意即出暑,民间有“处暑寒来”的语。但是,处暑期间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朗之日的午后仍会感到十分炎热,故民间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说。家庭...
关键词:家庭健康 三伏天 三候 暑热 消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