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棺

作品数:208被引量:44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治民吴庆洲陈云洪雷雨黄尚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渝地区船棺葬与福建武夷地区船棺葬比较研究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10期66-69,共4页刘欢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建及四川、重庆不断发现有以船型棺木作为葬具的葬制,被称为“船棺葬”。本文通过整理两地船棺葬分布的地理特征、文化内涵、使用族属及所反映的宗教意识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关键词:武夷山 川渝地区 船棺葬 比较研究 
世界范围内船葬习俗的文化意义探析——由古代巴蜀的“船棺葬”说开去
《理论观察》2024年第6期101-109,共9页丁逸宁 丁雨柔 
2023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先秦蜀地城市形态演进研究”(编号:CYS23380)阶段性成果。
目前学界对于古代巴蜀地区发现的船棺葬的文化意蕴和内涵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的船棺葬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船葬可以与古代巴蜀的船棺葬做对比。世界范围内的船葬主要可以分为船棺土葬、船棺火葬、船棺崖葬、...
关键词:古代巴蜀 世界 船棺葬 文化内涵 
成都市金沙遗址“罡正”地点商周墓葬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袁艳玲 刘玥琳 田剑波 周志清(执笔/照相) 孙志辉(绘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蜀地区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223);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渝地区先秦两汉时期古盐道文化资源整理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ZDSC14);202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三峡地区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4SKGH067)阶段性成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2003年对金沙遗址“罡正”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44座,皆为竖穴土坑墓,仰身直肢葬,其中M258发现船棺痕迹,其余不见葬具。墓葬随葬品较少,以陶器为主,主要器形有尖底器、平底...
关键词:金沙遗址 “罡正”地点 商周墓葬 船棺葬 十二桥文化 
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春秋墓M270、M276、M293发掘简报
《四川文物》2024年第2期72-82,F0003,共12页陈云洪 王天佑(执笔/摄影) 寇小石(绘图)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
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墓地共发掘清理东周墓葬274座。其中M270、M276、M293三座墓葬均位于发掘Ⅱ区,M276为无葬具竖穴土坑墓,M293和M270为船棺墓。三座墓葬共出土铃、鞘、剑、戈、矛、箭镞、斤等各类铜器10件(套),仿铜陶盏、陶罐、尖底...
关键词:双元村 船棺墓 春秋时期 
成都市商业街船棺与古蜀水文化
《天府新论》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彭邦本 
船棺葬是人类的一种古老习俗,是先民以独木舟形棺木为葬具的墓葬方式。此俗自先秦以来见于我国南方湖湘、两广、云贵和浙、闽、赣等地,尤以东周时期长江上游巴蜀地区流行的船棺葬引人注目。考古发现的巴蜀地区船棺葬遗存,主要有重庆市...
关键词:船棺葬 冬笋坝 古蜀 二重证据法 宝轮 巴蜀地区 青白江 东周时期 
四川成都双元村东周船棺墓发掘报告被引量:5
《考古学报》2023年第2期253-293,I0013-I0026,共55页王天佑 陈云洪 白铁勇 杨颖东 寇小石(摄) 汪美蓉(摄) 刘祥(摄) 
双元村墓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七组,距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约27公里(图一)。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4′16″、北纬30°51′35″,海拔433米。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清理东...
关键词:砖室墓 发掘报告 唐宋时期 统一编号 东周墓葬 船棺 青白江区 直线距离 
四川成都双元村春秋墓M180、M185发掘简报被引量:5
《考古与文物》2023年第1期3-12,F0002,I0001,共12页王天佑 陈云洪 杨颖东 寇小石(绘图) 汪美蓉(绘图) 刘祥(绘图) 
2016年3月~2018年7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青白江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在成都市北部的青白江区大弯镇共抢救性清理274座东周墓葬。其中M180、M185两座墓葬为船棺墓,共出土陶罐、尖底盏、器盖等各类陶器24件,铜敦、剑、戈、矛、钺、斤...
关键词:成都 双元村 春秋晚期 船棺墓 
漫谈什邡战国船棺葬的发现及对“巴蜀图符”的认识
《巴蜀史志》2023年第1期35-44,共10页杨剑 
什邡战国船棺葬,实际上按葬具的差异和有无可分为船棺墓、木板墓、木椁墓、土坑墓(无葬具)4种类型。空间上,墓葬相互渗透,杂处在一个大的范围之中;时间上,从战国早期延至西汉中期。为便于记述,以下统称为什邡城关墓地。笔者从1991年从...
关键词:船棺葬 战国早期 木椁墓 葬具 土坑墓 西汉中期 文物保护工作 什邡 
埋藏环境下蒲江战国船棺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李静 张潇月 杨弢 李佩 龚扬民 肖嶙 邹立扣 赵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102)资助
木质文物作为有机质文物很容易腐朽,埋藏的木质文物在周围土壤环境综合作用下,受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很难长久保存.通过分析埋藏环境下木质文物船棺表面细菌群落组成,探究船棺表面土壤细菌与船棺降解的相关性,可为船棺保护提供参考.根据...
关键词:船棺 埋藏环境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成都蒲江飞虎村出土错金银带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1年第6期75-82,共8页刘晓彬 蒋璐蔓 周潇 李佩 肖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在蒲江飞虎村发掘了60座战国晚期墓葬,共出土青铜器181件(套)。其中M39出土了一件表面锈蚀覆盖严重的错金银青铜带钩,但其上错金银纹饰无法分辨,为还原其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需对其表面锈蚀物进行清除。采...
关键词:成都蒲江 船棺葬 错金银 带钩 保护修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