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主体论

作品数:3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晓丛刘湘兰刘江刘江杨朝蕾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山大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江西社会科学》《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邺下文人文艺思想论略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11期16-19,共4页赵忠富 王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六朝画论诗论会通研究”(21YJC760075)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文艺思想家大抵都有“杰出”与“平庸”两种类型,“杰出”者往往以批评才能卓越、文学天赋出众或者读者众多见长。“杰出”者提出的概念、范畴、命题往往成为一个时期的公共话语,他们的文艺思想一般也会成为时代的主流...
关键词:邺下文人 文学功能论 创作主体论 文质论 
叶燮《原诗》创作主体论探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60-65,共6页王若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唐宋诗之争的主要理论问题与逻辑进程”(17XZW019)。
叶燮《原诗》中提出的创作主体论具有鲜明的中国古代文论特色,强调以“我”为主,以创作主体的才、胆、识、力为框架,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诗歌理论体系,将明清诗歌创作由向古人、向他者的外向性取法,转化为向“在物”之穷尽万有与“在我...
关键词:叶燮 《原诗》 创作主体论 才、胆、识、力 
“文,心学也”——刘熙载创作主体论
《唐山文学》2019年第6期72-73,共2页王艳 刘振良 
2017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文为心学:刘熙载创作主体论研究”(201706005)
刘熙载注重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提出'文,心学也'创作主体理论。在此核心观点下,论及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相辅相成的三个阶段——'包诸所有'、'物我摩荡'、'空诸所有',并从持志、修德、养气、炼识四个方面强调创作主体素质的丰富...
关键词:刘熙载 《艺概》 创作者 创作主体论 《文概》 
木心创作主体论:人格即风格
《名家名作》2019年第6期47-47,共1页胡国枫 
木心先生认为人格即风格。他说:“欠缺内涵的人格,即不足持久的风格。”就世界范围来说,一个时代会产生许多个艺术生产者,他们的艺术才华为世人所赞赏,但是未必每一位作家都有人格上的艺术魅力,或者即便有,也很少有人一生都在奉行一种...
关键词:木心 艺术人格 艺术风格 
康德关于“天才”的创作主体论
《南方论刊》2019年第5期78-81,共4页刘香君 
康德的天才研究从主体性基础和目的论原则出发,"天才"服务于其艺术哲学观,他将自然与艺术结合起来,认为自然赋予天才规则创造美的艺术,在康德看来,天才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独创性,二是典范性。天才有其独特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由知性、...
关键词:康德 天才 心理机制 鉴赏力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创作主体论被引量: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7-51,93,共5页杨朝蕾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批准号:13YJC751067);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先唐论史"(批准号:12ZC070)的阶段性成果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创作主体遍及整个士族社会,参与者众多,身份不一,背景各异,其品行才学亦有各种类型。其心理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独立的人格、攻击性气质、开阔的格局与求异思维四个方面。魏晋南北朝论家将其人生智慧、理性思辨与艺术才华...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论体文 主体类型 心理特征 
《太平经》与中国早期道教文学观念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172-179,共8页刘湘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杂传与中国传记文体演变研究>(13BZW058)的部分成果
《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依托道家气化宇宙论,形成了道教语境下的文学思想,包括以"文气"为核心的文原论与创作主体论;推崇"正文"与"真文"的文章功用论;反对"邪伪文"与"浮华文"的文章批评论;强调章句应守"本文"的经典释读论。《太平...
关键词:《太平经》 早期道教 文学观念 中国 文学思想 “文气” 创作主体论 道教经典 
“志、旨、才、气”——刘熙载创作主体论初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赵晓丛 
刘熙载注重观照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并从人格修养、主体情感特征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开掘主体精神。他认为,创作主体所持之"志"与所具备的"气"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根本基调,同时强调主体才情的重要性,又表现了关注现实生活与回归自然...
关键词:刘熙载 创作主体 持志 养气 才情 本色 
浅析《鹤林玉露》中的创作主体论
《长安学刊》2013年第6期21-22,共2页周亦清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众多关于诗论的笔记,使得我们能够在其中分析他的诗学思想。在其诗学思想中,他又较为注重对创作主体的论述。这些论述虽然散落在零散的笔记中,但仍可见一斑。本文将从《鹤林玉露》十八卷的文本中析出相关篇...
关键词:创作主体 才学 胸襟 内心醇正 
“文为心学”——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探微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赵晓丛 
刘熙载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他堪称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者。他一向重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文,心学也"即是他对创作主体论的最佳诠释。刘熙载的创作主体论以心为本,强调主观情志的核心地位,又以"清而厚"为审美理想。刘熙载这一理论观点...
关键词:刘熙载 心学 真性情 主观情志 清而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