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德

作品数:230被引量:67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明叶飞刘丙元葛桦蒋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伦理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道德规范性研究与人工智能伦理设计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152-152,共1页李亚明 
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具有自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能针对特定情境自主决策或行为。伦理设计问题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函待推进的问题之一。思想史和现实困境间的相互印证向我们揭示,要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就...
关键词:人工智能系统 特定情境 人工智能研究 规范性研究 道德原则 自主决策 伦理设计 自我反思 
当代道德规范性研究与人工智能伦理设计被引量:4
《哲学动态》2023年第5期105-114,128,共11页李亚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下的生命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研究”(编号22&ZD045)的阶段性成果。
功利主义、直觉主义以及道义论是当前用于指导人工智能系统道德抉择的主要理论资源。然而,以上理论的应用均遭遇了困境。在道德哲学的历史上,正是类似的困境曾导致规范伦理学的衰落。当代规范性研究中的康德式理论对相关理论困难均给出...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伦理 道德规范性 康德式理论 
从“情本伦理学”观当代道德情感主义——论李泽厚对迈克尔·斯洛特的批判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5期184-193,共10页刘悦笛 
李泽厚的伦理学可被定为“情本伦理学”,但却并不是唯“情”是举的,这从他对当代道德情感主义的批判中即可得见。迈克尔·斯洛特通过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中介,独拈出“移情”概念并以此为道德世界奠基,从而建构起一种“移情主义”的当代...
关键词:情本伦理学 李泽厚 当代道德情感主义 斯洛特 移情主义 
先秦儒家人性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意林文汇》2021年第2期63-66,共4页许袖飞 沈泽文 
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
关键词:成人之道 人道原则 本质认识 先秦儒家 性与天道 性善 性恶 理想人格 
再议“五常”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郑文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71)
"五常"议题较多,但述及体系的较少。"五常"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先秦孕育,两汉形成,宋明完备。"三纲"体现的是人伦关系,属于目的性范畴,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五常"体现的是人性,具有工具理性,蕴含恒久价值。"...
关键词:“五常” “三纲” 体系 价值 当代道德建设 
当代道德契约论不同向度的比较研究——以高蒂耶和斯坎伦的行为理论为例
《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8期37-42,共6页刘光明 
自斯坎伦的道德契约论提出以来,契约论作为一种道德分析工具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斯坎伦的契约主义与经典契约论有众多区别,他不再坚持个体基于具体对象的某种"一致同意",而是将理由作为订约基础,究其根本原因是斯坎伦对欲望和理由何...
关键词:道德契约论 高蒂耶 斯坎伦 偏好和理由 
当代道德建设中德福一致的可能形态与实践基础论纲被引量:2
《武陵学刊》2017年第5期20-25,共6页陈晓曦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滁州学院基地项目;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Szzgjh1-1-2017-2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度规划项目"传统德福一致思想的创造性转化研究"(AHSKYD129);滁州学院思政教育重点研究项目(2015GH42)
当代中国德福一致的可能形态,既可容纳纯粹动机形态,也可接纳传统中国基于敬天事天与果报劝善为动机的道德意识结构与心理认知形态,而其主导形态则是基于法制健全、公民社会建设的充分发育以及文化的整体提升。在德福关系上把道德主体...
关键词:道德建设 德福一致 可能形态 实践基础 
正义与关怀之间:当代道德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51-57,共7页王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西方公民观反思研究”(11BZX059)阶段性成果;国家留学基金委2016年度项目“英国公民教育的当代理论与实践”(201606045014)资助研究成果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理论普遍持有一种基于"平等主义共识"的正义思维。正义思维以对主体自由的平等尊重为前提,赋予现代德育重要的"自主""自律"内涵。然而,以自由权利为基调的正义思维,偏重契约性的程序正义,本质上着力的乃是基...
关键词:正义思维 关怀伦理 道德自律 整全性生命化 
确立“为他人的主体存在”之自我理解维度——当代道德建设的前提性反思被引量:3
《学术交流》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冯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发展趋势研究"(12AZD065)
反思当今中国社会发生的多起道德失范事件,受害者首当其冲是"我"和"我们"之外的"陌生人"。究其根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私德"中,"陌生人"被拒之门外,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合理位置。隐蔽在这种现象背后的是一种"总体化"倾向的"实...
关键词:道德 陌生人 私德 “为他人的主体存在” 
论当代道德教育的三大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24-29,共6页陈泽环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梁启超儒学观的演变及其当代意义"(2014BZX003);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资源的重要讲话精神,文章认为,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及合理有效地进行当代道德教育,我们必须融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儒家伦理 国外道德 多元一体又有核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