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论意义

作品数:80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蓬黄玉顺何良安刘世文庞学铨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算法的信息存在论意蕴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1期153-153,共1页王天恩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化正引发深层次哲学问题,不仅关乎伦理学和认识论,而且涉及存在论层次。作为智能生成的算法,智能算法已经发展为必须在新的信息范式中研究的对象。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感受性关系;从实...
关键词:机器学习算法 人工智能 智能算法 信息范式 关系范式 存在论意义 智能生成 本体 
汉字“生”“活”“存”“在”本义的存在论意义--存在论的“汉语哲学”诠释
《齐鲁学刊》2024年第5期5-14,共10页黄玉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4)。
汉语“本体论”与“存在论”应当严格地区别开来,前者对应传统的“ontology”,后者对应的则应当是“Being theory”,因为后者思考的并非形而上的存在者,而是前存在者的存在。尽管前者可以汉译为“存有论”,但后者却不能,因为汉语“有”...
关键词:汉字的本义 生活 存在 本体论 存在论 
新媒介艺术重构审美体验
《文化产业》2024年第29期115-117,共3页张玉青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网络文艺批评理论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30)。
新媒介交互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生产模式,而是造就了新的审美活动,其所诉诸的具身性审美方式在多重意义上重塑了审美经验。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内在结构本身就是对体验的一种强有力的召唤,交互艺术中交互形式对体验形式的扩展和延伸,交互...
关键词:审美经验 审美方式 交互艺术 审美体验 存在论意义 多重意义 交互形式 新媒介艺术 
从“激情”到交流:论巴塔耶的文学观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42-55,共14页苏林 
作为一个同时被布朗肖和南希援引并讨论的思想家,巴塔耶在“文学共同体”问题链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塔耶便在其异质学思考中以激情抵抗功用理性与理性主体封闭的自我生产。激情以其明确的受难维度,显示出强烈的离弃封...
关键词:巴塔耶 文学共同体 理性主体 存在论意义 文学观 激情 
古斯塔夫·鲁作品中“家园”及“在家者”的存在论意义——以《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为例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3期5-21,共17页苑宁 
瑞士法语诗人古斯塔夫·鲁是促成20世纪瑞士法语诗歌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存在之思贯穿其“农人文明”书写之始终。本文拟将其两部散文诗集《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置于荷尔德林的“回家”诗思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烛照下,以探索...
关键词:古斯塔夫·鲁 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存在 
数字化生存: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探讨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24年第5期97-105,共9页徐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健康人格培育问题研究”(18BZX016)。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类个体以数字分身或数字化身方式实现数字化生存。人的数字化生存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考察,即数字人、数字生活与数字人格。数字人是人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提,数字生活是人的数字化生存的内容,数字人格是人的数字化生...
关键词:数字化生存 数字分身 存在论 自我重构 
斯蒂格勒“第三持留”的教育哲学阐释——兼论数字时代的教育困境与应对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许腾 夏保华 李艺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技术创新哲学与中国自主创新的实践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ZDA040)。
斯蒂格勒的“第三持留”思想将人的问题与技术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且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哲学意义。文章对“第三持留”进行存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人、技术和教育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育建立在“心理—集体—技术”三重个体化的基础上且...
关键词:斯蒂格勒 第三持留 教育哲学 存在论意义 教育困境 
亚里士多德逻辑同世界和语言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2期160-160,共1页满海霞 邹崇理 
亚里士多德在《工具论》中认为,语言所标志的那些首要的东西、灵魂的感受,于所有人而言都是相同的,而这些感受的对象、事物也都是相同的。承认语言结构与外在世界结构之间的对应之后,亚里士多德可以从逻辑上主词与谓词的关系去理解其他...
关键词:外在世界 感性与理性 存在论意义 亚里士多德 本体论 谓词 《工具论》 所有人 
西方左翼对数字资本主义人的“新异化”的批判及其启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22-23,共2页巩永丹 
一、西方左翼对数字资本主义人的“新异化”的存在论批判西方左翼认为,数字技术逻辑与资本增殖逻辑的“联姻”加速了现代社会的异化,资本裹挟下的数字-智能技术的无序发展和疯狂扩张正在威胁着人的主体性和共情性,甚至正在把人引向虚拟...
关键词:现实境遇 资本增殖 微粒化 无序发展 数字资本主义 虚拟化 智能技术 存在论意义 
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本质主义”如何可能——马克思哲学内在逻辑结构的一个再考查被引量:4
《东岳论丛》2023年第2期83-91,共9页祝和军 
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1JDSZK022);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阶段性成果。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争论。本文以这一争论为切入点,意在阐明:马克思哲学虽然不是古典意义的本质主义,但却没有放弃本质主义所秉承的超验性视野,而是立足于社会实践赋予了本质主义以全新...
关键词:本质主义 实证主义 辩证法 历史 超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