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动词

作品数:69被引量:13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雪周领顺刘青徐靖汪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园》《新丝路(下旬)》《科技信息》《林区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移动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对应关系研究——以“走”动词为例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乌雅力嘎 
现代汉语时间移动动词的隐喻表达与意象图式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年第1期71-83,共13页李雪莲 
该文通过认知模式的意象图式来研究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是如何引用隐喻机制来表征的。通过隐喻机制,该文把抽象概念的“时间”认知为可移动的物体,并通过意象图式来观察“时间”的移动事件。现代汉语表时间移动的动词可分类为“时...
关键词:现代汉语时间移动动词 语义特征 隐喻机制 意象图式 
英汉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3期1256-1263,共8页罗鹏蓉 
运动事件的相关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移动又是运动事件的核心概念,其词汇化形式是移动动词。大多数移动动词不仅表示“移动”,还包含“移动方式”、“移动原因”和“移动路径”等信息,不同语言的移动动词表现出不同的词汇...
关键词:运动事件 词汇化模式 移动动词 方式动词 路径动词 
汉英日移动动词跨语言多义变体类型学考察
《外语学刊》2022年第6期73-80,共8页赵玲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提高国家话语权的社交媒体舆情导控研究”(20YJA740062);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国家话语权的社交媒体舆情导控研究”(20YJA74006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提高国家话语权的社交媒体舆情导控研究”(20YJA740062)的阶段性成果。
词汇语义学的各种主流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词义的非隐喻扩展致因,而鲍查德的语言符号理论却能阐述跨语言视角下语义不对称的机理,并且提供函数模式化分析框架。根据语言符号理论,一种语言的多义词与其跨语言对等词的词义无法完全重叠,原...
关键词:移动动词 多义词 跨语言变体 非隐喻扩展 类型学 
汉韩移动动词语法化研究综述
《新丝路(下旬)》2022年第8期0243-0245,共3页李楠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类型学视域下的汉韩移动动词语法化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18YYC265)。
移动动词在汉韩两种语言中均是高频使用词汇,其语法化研究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整理汉韩移动动词语法化研究成果,对移动动词语法化历时演变路径、机制、语法化程度、与其他衍生现象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
关键词:汉韩移动动词 语法化 历时演变路径 
移动动词come和go的语用意义比较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年第10期53-55,共3页何婷婷 
英语动词come和go是高频使用的移动动词。对移动动词内在指示意义的研究要结合人称指示关系、地点指示关系和时间指示关系三方面。在实际运用中,come和go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本文在分析come和go的典型语用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其非典型语...
关键词:移动动词 典型语用意义 非典型语用意义 
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动因探析——以韩语“가다/오다”为中心
《科学咨询》2021年第15期34-35,共2页庞双莉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类型学视域下的汉韩移动动词语法化对比研究”(18YYC265)。
本文以韩语移动动词“가다/오다”为中心,通过整理分析其语法化现象,从四个方面提出韩语移动动词语法化的形成动因。(1)语法化是人的认知心理的外在反映;(2)语法化是语言高频率重复和惯用化的历史层积;(3)语法化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调整变化...
关键词:韩语 移动动词 语法化 动因 
语法化视角下汉韩“去”与“가다”主观化程度对比研究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年第1期58-63,共6页李楠 李洙宗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类型学视域下的汉韩移动动词语法化对比研究”(18YYC265)的阶段性成果。
汉韩移动动词“去”和“가다”都经历了由表达空间移动语义的实词向虚词转化的语法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两者均产生了主观化现象。本文通过考察语法化与主观化的关系,以汉语“去”与韩语“가다”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比较其在句子结构变化过程...
关键词:汉韩移动动词 主观化程度 语法化 
从小说叙述部分“来到”的翻译看汉日移动动词“来”和「来る」的差异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王抒欢 
汉语词汇“来到”在翻译为日语时,在很多情况下都不翻译为对应的日语主观移动动词①「来る」,这种不对应有语法的原因也有意义的原因。汉语语法中没有“去到”②这种表达,使得一些可以使用“去”的地方都使用了“来到③”,而日语里有「...
关键词:语料库 来到 来る 翻译 
実質視点と話題視点—“上+客体”―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2019年第1期22-36,共15页高橋弥守彦 
一般来说,汉日两种语言是在单词层面上一一对应着的,而短语以上的组合则有不对应的情况。从笔者收集的例句来看,"上"是位置移动动词,它可以跟很多种名词组合,其中"上+空间词"是基本短语形式。本文分析"上+包含空间词的客体"及与其相对...
关键词:动态移动动词 移位动词 客体 谓语 补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