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传神

作品数:204被引量:6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桂奎马晓东胡丹陈聪袁龙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基础教育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毫端传神尽意态——以形传神与唐诗的形象塑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98-104,共7页马现诚 
唐诗中以专写人物事迹以及刻划人物形象为主的篇什在近五万首总数中所占的比率确实很小,但其中不乏具有极高鉴赏价值的写人之功的名篇。从这些出自大诗人手笔的诗作看,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办法直前无古人”(鲁迅《坟·看镜有感》)。缘...
关键词:人物形象 艺术构思 以形传神 形象塑造 鉴赏价值 精神境界 以形写神 意态 人物画 创作实践 
感觉符号与情感符号——论(台湾)郭枫散文的艺术语言
《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116-123,75,共9页吴周文 
郭枫散文的语言是美的。他始终是把散文当作“美文”来写的。从《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到现代散文,存在着一个源远流长的“美文”传统。“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诞生的中国现代散文,倡导者冠以“美文”的称谓,明确要求以缜密、漂亮的全...
关键词:艺术语言 情感符号 审美创造 审美特征 以形传神 作品 抒情性 心理感觉 内在情感 审美感官 
以形传神与以形现形——中西方艺术、美学区别探索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75-79,共5页王可平 
艺术是人类的审美文化。翻开艺术的史册,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审美倾向在这里清晰地呈现。古希腊石雕《观景殿的阿波罗》,将人体连贯的动作凝固于一瞬之间,并表现出准确的人体结构。该雕像的右腿支撑全身,左腿屈起,造成肌肉起伏变化,步伐轻...
关键词:以形传神 中西方艺术 艺术形象 绘画作品 西方民族 艺术作品 传神论 美学命题 审美文化 模仿自然 
辛词意境初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6-60,共5页潘亚墩 汪义生 
辛弃疾是南宗词坛豪放派的旗手,他的词“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他一扫贺铸、周邦彦等人的寄情风月词风,在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方面又有新的开拓和发展。苏轼词的豪放较多表现为士大夫的达观洒脱,而辛词更多的是抒...
关键词:辛弃疾 辛词 豪放词风 艺术形象 苏轼词 达观洒脱 作品 周邦彦 象外之象 以形传神 
略说苏轼的美学思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100-102,共3页徐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著有《苏东坡集》和《东坡题跋》。 苏轼生活在北宋。这时,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一方面追求兼济天下,另一方面不得不退而独善其身,陷入矛盾之中,在艺术美学上,由追求人的...
关键词:苏轼 略说 美学思想 诗与画 寓意于物 《东坡题跋》 意气功 以形传神 审美 意绪 
论《聊斋志异》的心理描绘
《东岳论丛》1985年第3期67-72,共6页任孚先 
一叙事文学的基本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塑造艺术典型,又重在内心,要求以形传神、形神统一,深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深深地烙印着属于个人的、又是属于时代的、民族的东西。罗曼·罗兰指出:“人们总...
关键词:心理活动 民族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人物内心世界 心理描绘 以形传神 罗曼·罗兰 基本任务 艺术典型 
画龙点睛 以形传神——谈中国古典小说人物肖象描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85-88,共4页朱礼生 
肖象描写是小说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小说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塑造人物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描写人物肖象重在神似,讲究以形传神。我国古代优秀小说家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等笔下的...
关键词:神形兼备 人物性格 以形传神 肖象 中国古典小说 间接描写 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形象 我国古代 重要手段 
论“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以形传神”——中国造型艺术人物画浅探之一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69-74,共6页曾凡恕 
中国造型艺术人物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为它以“意象创造”为宗旨。自然,“意象创造”的历程,不能以形写形,或局限于抽象与具象,摹仿和表现的范围。故而,早在东晋时,誉为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就人物画的艺术特质,提出了“以形...
关键词:以神写形 以形传神 以形写神 造型艺术 人物画 意象创造 艺术创造 抽象与具象 艺术魅力 中国美术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辩证法——析一组“家庭小品”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25-28,共4页焦海燕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独具风格的散文小品是其中之一。而在艺术上尤能显示作者创作才华和艺术风格的,是反映家庭悲欢离合的抒情小品,如《背影》、《儿女》、《冬天》、《择偶记》、《给亡妇》等。摄取这类题材,...
关键词:艺术辩证法 艺术成就 艺术风格 自然天成 形与神 艺术境界 题材 以形传神 艺术规律 朱自清散文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被引量:2
《文史哲》1981年第3期21-29,共9页吴周文 
冰心,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史上极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沈从文曾经这样概括过这位女散文家成名之后的影响:“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
关键词:艺术风格 作品 母亲 名字 抒情风格 冰心散文 以形传神 节奏 题材 艺术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