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质量标准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夏明远徐晓庚易中天高俊峰吴晓枫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艺术探索》《职业技术》《美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电视美术艺术质量标准”
《职业技术》2012年第8期121-121,共1页崔红兵 
一、"好设计"有没有统一的标准什么是"好设计"这是一个统称,有没有适合各种风格形式的统一标准?不同的设计形式的标准是否一样?当前,电视美术艺术多元化和审美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能说清楚"电视美术艺术质量标准"不是一...
关键词:艺术质量标准 电视美术 艺术多元化 设计形式 统一标准 艺术史 
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艺术探索》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余超 
要使对艺术质量标准的研讨能够有效进行,必须确立四个基本前提,即如何看待人的存在和艺术的存在,要不要确立评判艺术质量的统一标准,评判艺术质量有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解释艺术质量标准。
关键词:艺术质量 标准 前提 
关于好画的艺术质量标准的思考
《美术》2004年第14期94-95,共2页夏明远 
《美术》自2001年以来,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又举办了《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这无疑对于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与提高,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将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壮举.我为之拊掌。
关键词:中国画 艺术审美思想 艺术质量标准 艺术规律 美学规律 艺术风格 创新 
追寻艺术的价值——对当代艺术质量标准的探讨被引量:2
《美术》200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吴晓枫 高俊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一个文化艺术空前开放的时代。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及各种文化思潮与艺术观的撞击中,《美术》杂志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引发了我们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深思。对“艺术质量标准”的认识,不仅涉...
关键词:艺术质量标准 当代艺术 中国美术 艺术批评 艺术哲学 美术创作 艺术创作 美术教育 信息时代 杂志 
艺术质量标准笔谈(13) 关于好画的艺术质量标准的思考
《美术》2004年第4期94-95,共2页夏明远 
《美术》自2001年以来.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又举办了《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这无疑对于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与提高,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将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壮举.我为之拊掌。
关键词:中国画 艺术质量 艺术标准 艺术规律 美学 
艺术质量标准笔谈(12) 刻意个性化也是一种“媚俗”——浅议影响艺术质量的三种现象
《美术》2004年第2期90-91,共2页张曼华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传统的审美观念的改变成为必然,现代交通工具,现代毁堆栈 充斥于人们的生活,现代人生活的范围就远非古人所云“师造化”中的“造化”所能及,既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风貌。也包括社会生活万象。在这个功利的商业时...
关键词:艺术质量标准 个性化 审美观念 创新 新潮艺术 艺术风格 创作灵感 
浅说艺术质量标准与高校艺术教育被引量:1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刘兰芝 
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审美倾向。反映时代精神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画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在高校范围内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校 艺术教育 时代精神 民族特色 素质教育 审美创造力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10) 也谈艺术大师的标准被引量:1
《美术》2003年第5期76-77,共2页郑奇 
20世纪的中国画坛有没有大师?有多少位?是哪些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最后几年便已开始,直到今天,南京、上海、北京、广东、四川、陕西……许多地区的许多报刊、许多画家、理论家乃至关心艺术的普通读者都参加了讨论。前十多名左...
关键词:画风 大师级 独创性 画家 美术家 刘海粟 艺术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9) 影响中国画艺术质量的六弊被引量:3
《美术》2003年第3期42-44,共3页李仲芳 
《美术》杂志近期所开展的“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很有现实意义,我在这里,仅就中国画当下存在的问题,诚献一家之言。 中国画历史悠久。作为一个画种,中国画运用纸墨笔砚等特有的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以及画家个性化的创新,体现...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 花鸟 画家 美术家 中国绘画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8) 艺术标准思考被引量:3
《美术》2003年第2期78-82,共5页徐晓庚 
《美术》杂志展开关于艺术标准的讨论,其意义旨在引导新世纪中国艺术的走向,或者说通过这种方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作一个前瞻性的思考,为新世纪的中国艺术探明发展的可行性的学术理路,意义是深远的。由于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或者说...
关键词:艺术标准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艺术品 历史 艺术史 艺术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