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恒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客家方言客家话水源时间副词文化内涵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汉字文化》《嘉应学院学报》《方言》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江流域闽语方言岛新老派语音比较分析
《嘉应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刘立恒 练春招 林宸昇 
2021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课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河源源城闽语》(YB2101A001);2021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21WTSCX236);2023年度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HYSK23Z12)。
本文以河源泥金闽语为例,对东江流域闽语方言岛内部新派老派语音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并探讨新老派语音差异的原因。文章认为,泥金新老派闽语存在差异,主要是语言内部结构的影响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其演变的作用,同时受到周边客家话、珠...
关键词:泥金闽语 方言岛 语音演变 
方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以东江中上游方言文化为例
《客家文博》2023年第2期66-71,共6页刘立恒 
2021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课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河源源城闽语》(编号:YB2101A001);2021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编号:2021WTSCX236)。
文章以东江流域客家方言文化为例,介绍了方言文化资源的含义和价值内涵,指出开发和利用方言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在开发和利用方言文化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策。结合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方言文化资源与农村产业振兴、文...
关键词:方言文化 乡村振兴 资源转化 
广东河源水源音“把”的语法化
《汉字文化》2023年第S01期40-42,共3页刘立恒 练春招 
2021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编号:2021WTSCX236);2023年度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编号:HYSK23Z12)的相关成果
“把”在河源水源音客家话中作为“给予”义动词的语法标记,能标记被动式,却不能标记处置式,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本文以河源的源城话为代表,调查河源水源音的“把”的使用情况,探讨这些用法形成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以及其虚...
关键词:客家话 被动标记 语法化 
试论客家方言的文化内涵——以广东河源龙川客家方言为例被引量: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26期145-148,共4页刘立恒 
2020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基金(“攀登计划”专项基金)(项目编号:pdjh2020a1238);2020年河源市“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HYSK20Z05)。
论文以龙川客家话为例,从语言的角度,通过描写客家方言词语和客家民间文学作品,如客家地名、客家谚语、客家俗语、客家童谣和客家山歌等,来探讨其所承载的客家文化内涵和客家人的精神内涵,发现客家文化本质是一种山居农耕文化。
关键词:客家话 山居农耕 文化内涵 精神内涵 
客家地区动物类方言熟语及其文化内涵——以广东河源客家话为例被引量: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44-47,共4页刘立恒 甘于恩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非遗视角下河源地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目编号:2017GGXJK063);河源市社科联项目(项目编号:HYSL18DL02);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课题(项目编号:CVCC19196)
客家方言熟语是客家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在特定区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高度概括出的结构凝练的固定短语。客家方言熟语主要包括歇后语、谚语、俗语三种,其中,动物类的方言熟语非常丰富,具有集体创作、结构稳定、内容丰...
关键词:客家方言 熟语 动物类 
广东省河源市语言资源分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57-59,共3页刘立恒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非遗视角下河源地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目编号:2017GGXJK063);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江流域‘本地话’与客粤方言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JDXM74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YY001)子课题基地自立项目(项目编号:14FZ02)
本文综述了广东省河源市五县一区的语言资源信息:河源市内源城、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腔调不同、口音不一,但均属于客家方言,河源市内的客家话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老派客家话,一种是新派客家话;河源市内还...
关键词:河源市 方言 客家话 闽南语 语言资源 
广东河源水源音“把”的意义和用法被引量:1
《方言》2017年第1期11-18,共8页刘立恒 练春招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江流域‘本地话’与客粤方言比较研究"(编号:11JDXM74001);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河源地区客家方言词汇研究"(编号:HYSK14Z08)阶段性成果
河源水源音中"把"语法功能和意义很丰富,本文以河源源城话为代表,详尽描写了"把"作动词和介词时的用法,探讨了其虚化为被动标记的途径。
关键词:客家话 水源音  被动标记 虚化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年第7期27-29,共3页刘立恒 
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编号:HYSK14Z08];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5重点项目[编号:2015SK03];国家教育部评委课题[编号:YB1602A014]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湖库区的锡场镇治溪村有一种当地人称为"贼佬话"的民间隐语,亦称"双音话"。这种"双音话"建立在当地客家话的基础上,目前只有少数当地村民会使用,处于濒危状态。当地的"双音话"有两种构造规则:一种是原字音的声韵...
关键词:隐语 双音话 客家方言 水源音 
试论客家方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广东河源地区客家方言为例被引量:5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24-225,共2页刘立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35AYY001);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1JDXM74001);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HYSK14Z08);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5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SK03)
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河源客家方言的使用现状及保护客家方言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的途径: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和规划,挖掘和利用客家方言资源;发...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客家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试论童谣在幼儿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被引量:1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年第2期103-106,共4页刘立恒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校级科技项目"河源地区客家童谣研究"[项目编号:2013-kj07];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河源地区客家方言词汇研究"[项目编号:HYSK14Z08]的阶段性成果
客家童谣是客家人针对儿童创作的民间歌谣。目前客家地区的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开始使用客家童谣进行辅助教学,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情操,还有助于开发幼儿的语言天赋,也是对客家文化和客家方言的传承。以广东河源地区客...
关键词:语言习得 客家童谣 基础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